《寻子遇仙记》:一个让人微笑的故事,也有可能让人落泪

作者:锦瑟



01

故事从一个老掉牙的恋爱故事讲起。一位女孩和一个画家相恋,在慈善医院生下一个孩子后被抛弃。本来这个可怜的孩子被女孩遗弃在了一辆车上,却被小偷给扔在了贫民区的垃圾筒旁,阴差阳错地被一个流浪汉收养。

5年后,这位女孩成了一个大明星,画家也有了不错的事业。女孩与画家再次相遇,画家想要补偿女孩,于是两个人开始找那个丢失了的孩子。

故事从小人物的小处着手,将孩子跟随流浪汉长大,艰难度日的细节讲述的淋漓尽致。流浪汉用尽自己的一切办法将孩子抚养到了5岁。但是由于收养不合法,被举报。孩子几次被企图夺走不成,最后被人偷走。

警察将孩子送还给了孩子的母亲,流浪汉伤心流泪,四处寻找。最后终于被善良的母亲安排和孩子见了面。

故事的结局,孩子与母亲、与养父欣喜重逢。


02

本片在1921年公映,是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长篇。这部电影延续了卓别林自己特有的风格,取得了商业上的空前的成功。

本片在1978年巴西《标题》杂志评选的100部最佳影片中名列67。

电影中几个经典的片段令人百看不厌。如小孩儿和别人打架的片段,机智搞笑,孩子被医生等人抢走的时候,流浪汉的急中生智和巧妙周旋,最终机智脱险。

5岁的孩子站在凳子上做饭,给养父吃;用石子投破别人家的窗子,养父来负责补玻璃用以维持生计;孩子和别人打架,父子俩个搞笑场面,让人捧腹。

影片中最让人感动也最为精彩的部分的是孩子被第一次抢走,流浪汉一改往日孱弱,飞檐走壁追逐不舍,拼命夺回后两人紧紧拥抱的场面感动众人。此时无家可归,在流浪旅店里,被老板发现送去了警署,此时是孩子第二次被抢走。

流浪汉又一次丢失了孩子,他失魂落魄,无处寻找,孩子虽然不是他的,但是朝夕相处,已经产生了浓不可分的感情。

影片在细节方面极具生活化,从孩子婴儿时期的自制摇篮、自制尿布和便盆,到孩子做饭站在凳子上,把钱放在某个用具中,给孩子清理个人卫生等细节,是卓别林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而得来的。

在最后一节中,流浪汉梦中的景象似乎是对现实的反向映射。

在梦中那个已经找不到的孩子自己出来不需要再辛苦寻找,有漂亮女孩主动投怀送抱,不必再因为搭讪女孩儿被追的到处跑,梦中他到处飞来飞去,随意购物。与现实中流浪汉丢失孩子,贫困潦倒的境遇相反。


03

在了解卓别林这位伟大的艺术大师的背景后,我们发现这部电影带有他浓郁的个人色彩。

他的童年很凄惨,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自杀了,而母亲后来也得了精神病,童年长期经历的贫穷和艰苦也奠定了他日后电影的主旋律,那就是对底层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切关怀。在《寻子遇仙记》当中,故事发生的街道场景其实就是按照卓别林童年在伦敦生活时的街区仿造重建的。

而另一个悲伤的事情则发生在影片开拍前十天,卓别林与第一任妻子刚刚出生的孩子不幸夭折。如果在观影时,把他所经历的父爱缺失及丧子之痛考虑进来,不难发现,卓别林其实是用电影来创造一场美梦,去弥补自己人生中那些无法挽回的遗憾。

一个成功的影视作品,要有对生活的深刻的把握与表现,将现实的美丽与忧伤,跌宕与起伏,都汇聚在一起,虽然没有声音,却更能够抓住人心。

这部作品是卓别林时代的开启。它将喜融于悲,悲反衬喜;悲喜结合,恰到好处地让我们从小人物的悲喜中体会到失望与绝望,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和悲凉。然而在悲凉中透出的那一丝希望,或许能够让底层的人们为此感动,成为我们活着的最大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咨询已经满了十次了。我可以正式地给陶老师留言了。 咨询结束,我有两点感触。一、就是压力大。因为咨询师说我的咨...
    BelovedNutan阅读 910评论 0 0
  • 1. 你是个调皮的梦 于睡时匆匆 于醒时朦胧 2. 君问归期未有期 看你楼下 有个惊喜 3.所...
    何事乱翻书阅读 1,449评论 0 2
  • 我的小朋友,你说你想长大,我问为什么,你说长大了自由自在,没有妈妈的唠叨,爸爸的管束,老师的学学学,考考考。 很棒...
    啦啦啦是晨晨啊阅读 2,187评论 0 2
  • 姓名:覃杏留 公司:河池南门时尚商贸有限公司 组别:258期利他二组 【日精进打卡第0065天】 【知~学习】 诵...
    隔世的风阅读 1,4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