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小学问》:归因陷阱

人是天生喜欢找理由的生物,遇到问题总想归纳原因,简称归因。比如,男生表白遭拒绝会问“为什么”。理由真的那么重要吗?而且,有时也根本没有理由。

人与生俱来的理性,对理由产生渴求,而大脑渐渐发展成喜欢创造理由。

归因有两种形式:一、外部归因,即客观因素,如环境、意外、不可抗力;二、内部归因,即主观因素,如个性、能力、主观故意。

人作为自恋的动物,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自我感觉良好,这在归因上也能体现出来:

自己遇到好事,倾向于内部归因,因为我努力;

别人遇到好事,给他外部归因,觉得这是一时的运气;

自己遇到问题,算在外部归因,都是因为这破天气害我迟到;

别人也迟到,给他内部归因,他就是个自由散漫的人。

对自己与他人,在归因上采用“双重标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