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这是一本简单明了的手册,帮助读者通过5种工具掌握逻辑思考的方法, 在如下两方面进行提升:
- 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 更出色的解决问题
五个常用的逻辑技巧
- 金字塔图
- 并列法和串联法
- 互斥和完全穷尽
- 树状图(逻辑树)
深挖原因
- 矩形图(评估表)
评估结果
另外的一点忠告
将专业术语转换成日常用语将便于交流和思考
如何更好的表达自己?
关于结论
- 结论的位置
一般结论紧跟论点,在谈话的前面说。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果想让对方有思考和推测的时间,不妨将结论放在谈话的后面。一般来说结论对于对方是一个不太容易接受的事情,比如,指出对方的问题希望对方改正,让对方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关于理由
- 理由的位置安排
数据因为最令人信服,所以数据放在最前面。接下来是“常识”,“事例”,“共识”(比如公司规定,团队规定等)。针对理由,常常问自己一下:这个理由是事实吗?
- 日常常见的3种逻辑陷阱
相反关系作为因果,没有因果关系,个人感觉、猜测作为原因。
关于行动
- 阐述自己和希望对方的行动
- 行动要有明确的时间轴
理由的顺序
- 根据规则 --> 串联
- 根据周围 --> 并列
理由的质量
- 从听者关心的角度出发,考虑是否有遗漏
- 思考切入点然后再考虑有没有重复和遗漏
- 有多个切入口时,考虑树状图或者是矩形图表示
实际操作?
- 当结论明确时说明理由
- 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得出结论
- 与多人谈话的情况
- 避免使用引起歧义的词语
- 时刻明白无论说什么都存在反论
如何更出色的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分成两步:
- 用什么顺序解决问题呢?
问题 -- 原因 -- 解决方案
- 顺序中的每一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详细的对问题进行分解
实际操作
- 如何明确问题
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只是得到一个笼统的现象,比如:沟通不顺畅。这并不是明确的问题,难以继续进行分析。这时,不妨想一下:当前是什么样的状态?希望能够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当前状态和期望进入的状态的差距,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 问题要具体化
泛泛的问题,是不容易进行分析的。需要明确到可以思考的粒度。比如:团队缺乏干劲。需要进一步将问题的范围缩小,缺乏干劲儿的表现有哪些?具体都表现在哪些事例上?
- 防止思维的局限
总结
一定要落实成可以实施的行动手段!
口诀:
- 表达自己的观点
论点是什么?支撑结论的理由需要哪些?会出现什么样的反论?理由是并列性还是串联性来组织的?是否存在遗漏或重复?
- 解决问题
原本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能够考虑出来的原因有哪些? 能够想出来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该选择什么评估项目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