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事情孩子总是退缩怎么办?

——《0-6岁孩子习惯养成之退缩行为》笔记


“我们家孩子,做点事情总是扭扭捏捏,让他去做点什么事情,永远都回答,我不会,一但大声点,立马就大哭,真是要把我气晕了。”

家长们,是否有过这经历?

图片来源网络


(一)幼儿退缩行为的表现有:

在交往方面,通常不太愿意与人接触,或不敢与他人接触。朋友很少,经常独来独往;

②语言表达方面,少言寡语,不愿意多说或不善于言谈,似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若有所思;

③行为方面,有时显得很顺从,很胆小,出现退缩性行为;

④情感方面,他们对于感情的表达也不同于一般幼儿,总是过于内隐,很少会像活泼的孩子那样尽情表现自己的感情;

⑤性格方面,他们往往性格内向,有时表现的孤傲倔强,有时又表现的胆小退缩;

⑥适应性方面,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是太好,常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到新环境中。

图片来源网络

(二)行为形成的原因:

①生活环境的影响,缺少同伴交流;

②教育方式的影响,阻碍了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③幼儿自身语言能力的问题,想法很多,却不懂如何表达。

图片来源网络

(三)干预方法:

①多外出,扩大交往圈,锻炼社交能力;

②多为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交流过程中适时的提醒他慢慢说尽量把一句话表达清楚和完整;

③要不断地关注幼儿的交往行为,对他的行为多给与具体、针对性的肯定和表扬,引导TA自主决定,独立做事等帮助建立自信心。

图片来源网络


总结:有退缩行为的孩子,自我、不肯轻易改变,可是当你走进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退缩只是表象,我们需要走进他们、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帮助他们。


反思:当孩子在尝试独立做事过程中,不能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就批评孩子,允许孩子有犯错的时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