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狐狸

清末民初年间,关外群山下,靠山脚的有个村,村东头挨着山脚,是进出山打猎的必经之路,

东头唯一的一户人家,是老张头一家,平常父子俩上山打打猎,整了肉和毛皮卖了贴补贴补家用,捯饬捯饬庄稼过活,妻子儿媳给庄子上的地主老财浆洗缝补的活计。一家六口,靠着这些,倒也过得算是个安稳的日子。

腊月出头的几天,儿子儿媳出去街上贩卖前几天打的猎物和毛皮,合算着,换点酒食等着过年。老张头闲在家,正收拾着院子,这时一只狐狸匆忙般跳进了老张头家的院子里,可算是把老张头给惊了一下,紧接着又听到不远处的虎啸声,老张头好歹也是猎人出身,立马转身回到屋里头拿出猎枪,锁好房门,看着被老虎咬的身上都是血的狐狸,老人一是担心老虎闯进来伤人,家里面大孙子和老伴儿可还在屋里面待着,二是不忍心看着狐狸被老虎咬死,就对着老虎前面放了一枪,想着把老虎惊走,老虎被枪声惊了一下,反倒是激起了凶性,前脚在地上不停地扒拉,正欲跳起攻击老张头,幸好这时外出的儿子、儿媳回来了,对着老虎就是一枪,老张头紧接着也是一枪,可算是把老虎给吓跑了。

狐狸就在他家养好伤就走了,时间长了大家也都忘了那只狐狸了。

有一年过年了,大年初一一大早,老张头听见外面有声音,把门打开一看,门口有一只狐狸,嘴里叼着野鸡,狐狸一进屋就把野鸡给放在老张头一家吃饭的桌子上了,野鸡是给老张头的礼物。

后来每一年大年初一,那只狐狸都会给老人送东西,每次不是野鸡就是野兔。有一次,邻居来拜年,发现了那只狐狸,老头说:“那是我的小儿子来给我拜年了”。后来,老头死了,他儿子找了一个先生,看给他父亲葬在什么地方合适,先生选了一个地方,在那挖好了下棺材的坑,准备下棺材,这时那只狐狸跳进坑里,老头的儿子让狐狸上来,别捣乱,但那只狐狸依然在坑里不动。

老头的儿子知道狐狸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的,也相信狐狸不会害他家的,就跟先生说:“可能这只狐狸不想让父亲埋在这,我们就听它的吧”。先生气的脸都黑了。狐狸就在前面走,其他人就在后面跟着,走着走着,狐狸突然不走了,他儿子就问先生:“先生你看这地方怎么样,”先生很是生气没有回答,他儿子看先生没有回答,就自己做主把父亲葬在这里了。父亲丧事办完后,他儿子请先生吃饭,先生就跟他说:“你父亲葬的那个地方,叫龙眼,是个好地方,一般对我们有救命之恩的人,我们才会告诉那个地方,要不然就是我们自己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能保佑后代三辈,”他儿子这时才明白狐狸为什么要在那个地方埋葬父亲,狐狸是在报答父亲的救命之恩。

后面老头的儿子种什么,什么就价钱高。做生意也是,做什么生意都赚钱。他家三代人都是这样。

老人救狐狸一命,狐狸知恩图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