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村
食品品牌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8个义项
稻香村(苏州)起源从1773年,距今已有247年,[1]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御题匾额,名扬天下。[2]稻香村在产品上坚持“工匠精神”,传统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从创始至今已经传承至第六代。[3]
稻香村(苏州)从创始初期的苏州观前街老店发展到现如今已经在全国拥有十个现代化食品生产加工中心[4],并在山东、江苏、云南、内蒙等地拥有多个原料直供基地的大型集团化食品企业。[5]苏州稻香村出口售卖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6]在2003年和2008年,苏州稻香村曾两次授权北京稻香村在糕点上使用稻香村商标。[7]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21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1926年被迫关张,1984 年年初复业,至今有30多家直营店和100多家加盟店、一个食品配送中心、一个14万平方米的中心工厂和一个4万平方米的原料加工基地的规模,生产中西糕点、熟食制品、速冻食品、休闲小食品[3]等十二个系列的400多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40亿元。
北京稻香村是北京第一家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厂家,深受北京社会各界人士的喜爱。在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便经常前往购物,并记载在《鲁迅日记》中达10余次。
2018年10月12日,北京稻香村被判停止使用稻香村字样,赔偿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115万元。[8]
名称起源
稻香村
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于苏州品食稻香村糕点后,赞叹为“食中隽品,美味不可多得”并当即御题“稻香村”匾额而名扬天下。
苏州稻香村创立于清代乾隆皇帝主政时的1773年,当时叫“苏州稻香村茶食店”。据《清末商务史料(上)》《苏州工商各业公所的兴废》等资料记载,稻香村茶食糖果公司、稻香村茶食店在清光绪年间、民国期间也均开设过,中间虽经历几次更名,但苏州稻香村的传承人、技艺等一脉相承,未曾中断。[19]
稻香村最早的起源是苏州的一家卖茶食糖果的老店,后来有店员去到北京开了家"稻香村南货店",这就是北京稻香村的最早的店,而苏州稻香村则一路发展至今。
产品特点
一、时令性强
稻香村生产有自己传统特色的茶食糕点共7个大类,130多个品种,其中常年品种70个,时令品种60多个。时令品种随四时八节时令变化而变换,一年四季都有著名的应时产品。春季有大方糕、松子黄千糕、酒酿饼、白糖雪饼等,夏季有薄荷糕、印糕、四色片糕、茯苓糕、蒸蛋糕、绿豆糕、夏酥糖等;秋季有苏式月饼、如意酥、巧果、佛手酥,冬季有糖年糕、核桃酥、马蹄糕、荤油芙蓉酥等。由于稻香村制作的苏式糕点时令性强,故苏州人又称苏式糕点为“四季茶食”。
二、传统正宗
稻香村糕点制作技艺传承全凭口传心授,工艺复杂,手工技艺性强,质量要求严格,形状要求美观,却不使用模具,如苏式月饼酥皮层薄如纸,可多达16层,特别关键工艺需要长期实践积累丰富经验。一直以来稻香村的“把作师傅”作为整个行业内的领袖人物,负责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和生产。
1860年之前由于战乱,很多资料不全,稻香村现在可追溯的有6代传承。稻香村的第六代传承人艾满于2013年3月拜第五代传承人徐红生为师学习苏式糕点的制作方法。现如今,稻香村还在生产具有典型特色的玫瑰、椒盐、百果口味的经典苏式月饼。在自动化流水线充斥着整个食品行业的今天,稻香村传承着的苏式月饼技艺还在代代相传。2007年苏州稻香村的 “苏式月饼制作技艺”被列入苏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选料讲究
稻香村苏式糕点的选料讲究首先选料要精良,馅料、面粉都要严格筛选,比如玫瑰要选自太湖之滨的光福、松仁则要来自长白山,核桃仁要从河南昌平进货。目前稻香村在江苏、山东、湖南、云南、内蒙古等地建有原料基地,并挑选中粮、古船面粉等知名企业作为原料供应商,力求原料的质量保证与可追溯性。在稻香村,所用的鸡蛋不准超过生产日期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