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有一份期盼

【原典】

余遂启读书之念,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孔为余起数:县考童生¹,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复为卜终身休咎,言: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于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自此以后,凡遇考校³,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公所悬定⁴者。

【注释】

1.童生:没有考取秀才之前的读书人。

2.休咎:吉凶,善恶。

3.考校:考核,考察。

4.悬定:预定、算定。

【译文】

我听了孔先生的话,就动了读书的念头,和我的表哥沈称商量。表哥说:“我的好朋友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收学生读书。我送你去他那里寄宿读书,非常方便。”于是我便拜了郁海谷先生为老师。

孔先生有一次替我推算我命里所注定的命数,他说:在你没有做童生时,县考应该考第十四名,府考应该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应该考第九名。到了第二年,果然三处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推算的完全相符。

孔先生又替我推算终生的吉凶祸福。他说:哪一年考取第几名,哪一年应当补廪生,哪一年应当做贡生,等到贡生出贡后,在某一年,应当选为四川省的一个知县,在做知县的任上三年半后,便该辞职回家乡。到了五十三岁那年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就应该寿终正寝,可惜你命中没有儿子。这些话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并记在心中。从此以后,凡是考试名次都不出孔先生预先所算定的名次。


鳏寡孤独往往会不思进取,只会坐吃山空,最后在贫困交加中老去。有儿有女的人,常常是勤劳不止,家业富有,老有所依。从某种角度看,子女是人的希望,所以两种人活出的是不同的景象。同样,既然了凡的命运已经一目了然,他也就失去了对人生的追求,不思进取。所以,没愿景的人生是多么可怕。

有没有希望,决定了人生活的状态。所以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是靠希望活着的,当旧的希望变成现实、或者消失了,就会有新的希望继续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新陈代谢的希望存在,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失去任何意义了。”是的,只要心存希望,就会发生奇迹,就算希望渺茫,它也能让人的信念永存。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源头和力量。假如一个人心死了,他也就失去了博取成功的动力。因此他说:“……因为有了希望,凡事才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有了希望,你才会去拼搏。一旦有了希望,你的人生才会有目标,你才可以在它的指引下,坚持不懈,直到获得自己的成功。”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也就是给自己一个目标、一点信心、一点战胜自我的勇气。希望是成功的催化剂,是一种对未来的憧憬,是人生的活力之源。没有希望,人生就会像没有盐的饭菜一样,索然无味。这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财富不是名利,也不是地位,而是那像火焰一般燃烧着的希望。”

一切都预测的那么准确,一切皆是定数,了凡自然没有了希望,所以变得颓废。人活在世上没有希望,就像没有阳光、空气、水和食物一样。那么,希望到底是什么?希望是一张期盼,是生活中幽暗角落里的最耀眼的阳光,是一直守候在你身边的信念。有了它,就有了生活的方向和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诚实面对自己,改正自己的过失,积德行善,学会自省,做自谦的人。 第一部分是参照《了凡四训》白话文提炼出的几个要点。...
    小兮淼淼阅读 2,453评论 0 49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7,986评论 1 35
  • 昨天说到了了凡先生尊从母亲安排,准备去学医养家糊口时,发生了 慈云寺中缘结命中贵人 原文: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
    博学的毛婆婆阅读 1,866评论 15 35
  • 了 凡 四 训 目录 第一篇、立命之学​4 第二篇、改过之法​15 第三篇、积善之方​21 第四篇、谦德之效​40...
    安然Bella阅读 2,164评论 0 9
  • 所谓‘立命’,就是我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命运来束缚我。本篇立命之学,就是讨论立命的学问,讲解立命的道理。袁了凡先...
    d98fcbf8abc6阅读 63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