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一个它:赋能

文/雪宝

赋能,这个物种我认识它至少有一年多了,只是它却只是停留在表层,那种能够安抚一时的层面。

今天,窗外依旧小雨濛濛,整个人也一直不那么在线,无意识的随手抓起床边躺了好久的书《赋能》,用一哲哥分享的读书方法,我发现真的很神奇,在我的大脑里竟然真的可以快速的过滤信息,整合,圈出重点。

这本书分享了当一个企业,处于高度的不确定的环境中时,为了能够高效、快速的应对,那么企业必须向员工赋能。

赋能的路径

赋能作为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就要求企业放弃那种固态的深井式结构,重新全面的建立一种新的网状结构,是的团队更具效率、弹性以及韧性。

怎样更好的赋能?

第一步:将原子化的个人,打造成一个超级小团队。

简单的举例就是让一群人共同的去完成一件挑战,这其中会经过各种筛选,那么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人,一定是拥有着共同价值观的人。

第二步:将这些小团体打造成超级大团体

超级团体的核心:共同的价值观和高度的信任与默契。

这又如何建立呢?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考虑挑战中间的各个环节,要精心的设计,以小组闯关、互动的形式让他们在期间建立信任与默契。

那么在整个环节中,他们的这种默契和信任足已应对之后遇到事情,能够像一个有机整体去思考,去行动。自发的自主决策又行动统一。

然而这个团体是有一个限制的,超过150人就效果不佳了,我们又如何形成成千上万的超强大团体呢?

一个新的名词:接口失灵。

简单的说就是深井结构出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横向与纵向的接口加强连接。

这个时候我们通常会采取迂回的政策,当这个团队无法全员和另一个团队达成合作时,你不妨挑选团队中最优秀的一员来和它进行深入的交流,分享团队的精髓及一切的运作。

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交换生,这样一来二往,彼此就会加深联系。

当然,这种闲聊是不够的,还必须,也就是第三步:建立共享机制。

在新的网状结构的企业中,要想让全员没能够行动一致,那么必须要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了解团队的运行。

谢谢你,让我们这样美好的相识。

谢谢你,让我对于方案有了新的思路。

晚安~可爱的你

这下,不用去炸办公室了嘿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子初语结。 灵羽和嘲风对视了一眼,分开来。 “既然来了,我看就别再走了!” 话音突转凌冽,嘲风猛地出手...
    V1bDTHzq阅读 608评论 0 0
  • 《神泉域雨》 目录 第一章 相遇 第一回 小雨 第二回 蚀剑 第三回 练功 ...
    子枉然阅读 2,164评论 0 0
  • 将布局文件转化成Bitmap图片并保存到本地 获取windownwidth int windowWidth = ...
    IT烟酒僧阅读 1,119评论 0 0
  • 阿德勒的哲学是我学习如何与人相处的参考教材。关于阿德勒,《超越自卑》和《被讨厌的勇气》是我最喜欢的两本作品。他说:...
    住家小女子的微生活阅读 863评论 0 1
  • 从小到大,和蚊子的战斗从没有停止过,战争的硝烟,持续在整个夏天蔓延...... 深夜,迎来了一天中难得的清静,人生...
    市井小痞子阅读 33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