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现在过年没意思!
年还是那个年,是什么让年变得没有意思呢?是快捷的物流,年前的零食在网上一买,快递到家。虽然不用和大家在街上人挤人的买了,但也因此少了过年的意思。是富裕的生活,小时候过年,可以吃肉,吃瓜子,糖,让我们对过年充满了期待,现在,每天想吃啥就吃啥,每天就像过年,也让过年少了点意思。
前几天在妹妹家住了几天,她家在城市。家里暖气开着,坐在家里,穿着家居服,一整天都不出门。就算是出门,大街上也如往常一样,甚至比往常还冷清一些。要不是有日历提醒,谁又能看出来马上就春节了呢?还是我们这有过年的气氛,县城的街道上车格外多,好几条卖年货的街道都人头攒动,最厉害的要数大张,进去后不用走,人挤着你就会自动前行。到处都放着《过新年》,《恭喜发财》的歌,街上的红灯笼也挂起来了。人挤人,又红火又热闹,这才是新年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过年需要我们参与,不能旁观,参与了,过年就可以很有意思。
我家就在段村的菜市场附近住,这两天过年买年货,逛一次,买一点,想起来了,再去买一点,逛几天才能买全,其实也没有什么全不全,就是享受这种参与感,感受过年的氛围。
街上卖笼上菜的很多,价钱也合适。可是爸爸每年的笼上菜都坚持自己做,八宝饭,米粉肉,红烧肉,炖排骨,每样都做十来碗。不让爸爸做,爸爸就说:“过年就得做这些。”这也是一种参与感,参与了才能感到年味。
同样,妈妈每年都要自己亲自蒸馒头,这也是一种仪式,一种参与感。
年,有没有意思,在于自己,参与了,体验了,就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