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秋雨先生写的《阳关雪》中关于“待到年长,当他们刚刚意识到有足够脚力的时候,也就为自己负上了一笔沉重的宿债,焦渴地盼着对诗境实地的踏访,为童年,为想象,为无法言传的文化归属。”内心止不住地驿动起来,自己多年来也有这样的感觉,并且曾一度自我质疑是不是太矫情,太作了。看来不是,在大师这里找到了最好的诠释。
故乡与历史上著名的文赤壁隔江相望。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爬上后山顶举目远眺。特别是读了《赤壁赋》之后,就总盼望能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荡一叶扁舟,无拘无束的飘浮在茫茫江面,领略那“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意境。然而梦想始终是梦想,终难变成现实,但这一妙景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上高中的时候住校,学校规定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跑操,寒暑不缀。深秋的清晨,天微微亮,寒气袭人,一轮新月还明亮的挂在天空,操场上厚厚的枯草都铺满了一层亮晶晶的雪霜,沿着跑道溜达 ,呼啸的北风肆虐的蹂躏着我的脸颊。这时心头经常会涌现出"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句,虽然作者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但我固执的认为,深秋的清晨也许更能契合酒醒后诗人的离愁别绪,特别是寒风、残月、草霜带给作者怎样生死离别的苦楚,悲到深处,泪如雨下,造物弄人,却也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待到工作,仲春的夜晚,在江滩夜跑完后,信马由缰,不知不觉来到二桥下,好一个曲径通幽处,四周层林环绕,一条小路直抵江边,位置十分隐蔽,故而造就了它的静谧,仿佛是一处世外桃源,不易被外界打扰。这儿离长江很近,只有几步之遥,正好当晚一轮圆月挂在宽阔的江面,洒下点点星斑,真的就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感觉。我站在岸边,静静的听着江水轻轻拍打堤岸发出富有韵律的声响,哗哗,哗哗,一浪接着一浪,不疾不徐,绵绵不绝。周围安静极了,没有了白天鼎沸的人声,喧闹的车马,只有大自然的虫鸣鸟语,花香草芳,人置身在这般环境中,呼吸都会变得格外小心翼翼,唯恐会破坏这夜晚的宁静。渐渐的我恍惚了,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不远处,一位白发老者踌躇满志,渐行渐远,嘴里沉吟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位精神抖擞,竹杖芒鞋的中年男子正快步走来,慷慨激昂的念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同样还是在这片土地上,耳边渐渐飘来那熟悉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啊,诗人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看到的大江和明月,与我今晚所见所感应该是大抵相同的。
今晚,在这里,我看到张若虚诗中描写的画面,同样这画面也富含浓浓的诗意。诗画互为印证,又相得益彰,我想这恐怕就是为何那么多文化人会焦渴地盼着对诗境实地踏访的原因吧,这也是对中华文化执著的追求与传承。中华民族虽然多灾多难,但是中华文化始终一脉相承。沧海桑田,时光荏苒,时至今日虽然我们的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已发生巨大改变,但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化血脉没有变,就如同这高悬的明月,是中华儿女思乡的精神寄托;这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是辛勤哺育我们的母亲乳汁;滔滔江水和皎皎明月穿越了时空的界限,从古代传承到现代,从中国传播到世界。
几声犬吠将我从梦中惊醒,揉揉眼睛,四周依然是那么的恬静,只有滔滔江水在诉说着千年的叹息。寒意起,身已凉,归去!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