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中产白皮书》之财富篇解读
吴晓波频道上个月发布了《2018新中产白皮书》,调研了全国一二线城市近10万中产阶级家庭的情况。在其中财富篇里,调研了中产家庭的投资理财情况、风险偏好和常见品类,也呈现出很多理财认知的盲区和局限。
国家高级理财规划师封磊,基于这份新中产白皮书的调研报告,和大家解读目前大多数中产家庭的理财现状。或许有些好的投资品类方法,你未曾了解;或许有些普遍性理财盲区,你也未曾认知。通过这份调研报告的解读,或许你将更能有的放矢的开始家庭理财践行之路。
一、从经济、职业、年龄、教育背景等方面定位2018“新中产”
1、经济:收入与资产水平
家庭收入在20-100万的人群;并且家庭年净收入(除去各项开支)在10-50万;
同时可投资资产在20-500万的人群定位为新中产人群。
2、职业:专业性或管理类工作
1)企业主、企业中高层和各行业的专业白领;
2)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公知、学者等文教职业;
3)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内人员等体制内成员;
4)从事其他类似职业的人士。
3、新中产年龄分布:
80后是当下新中产最大的年龄分布,占比为54%,其次是70后,占比20.51%,90后,占比18.34%。
与年龄相对应的是婚姻和生育情况。其中八成的新中产已婚,其中七成的新中产育有子女,育有两个孩子的比例为17.7%,另一方面新中产的离婚率占比3.7%。
4、新中产教育背景:
新中产群体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超过94.9%的人拥有大学本/专科或跟高的学历,其中24.4%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从家庭分布来看,中产也意味着进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层,这个阶段要去做各种各样的投资理财必然会有很多顾虑和需要投入的责任。
5、中产家庭的家庭财务基本状况:
就2017-2018年新中产家庭可投资资产占比来看,新中产家庭中不管是20万还是500万的家庭,只有20-30%的资产可用作投资,剩余的大部分资产还是以自用资产为主,比如自住房产。
二、新中产各类资产普及率和重仓率情况
1、财富基石型资产:高普及、高重仓
新中产家庭理财的标准结构是投资性房产和银行存款/理财,分别有59.2%和54.3%的新中产家庭在这两项资产的配置超过家庭净资产的10%,房产在过去20年中是中国家庭增加财富的最佳路径之一。
1)一套房子改变80后新中产三观
值得关注的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房产在家庭财富上对职业的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尤其以30-35岁的新中产最为典型,认为工作收入所得对于家庭财富的贡献远小于房产。工作收入对家庭财富的贡献度日益趋小,远远不如买房的贡献大,导致工作传统的谋生意义受到质疑。为了“混碗饭吃”而工作其实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从一份干的不开心的工作上离职成为很多新中产内心是不是响起的声音。
既然工作不怎么赚钱,那么我应该找一份自己真正认可的工作,实现财务职业靠(房产)投资理财,而工作则是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项工具。
2)新中产家庭仍然具有较强的储蓄意识,资产的10%强制储蓄
64.5%的新中产有定期存款或银行理财,其中超4/5新中产用于定期存款或银行理财的资产超过家庭理财的10%,且这一比例没有随家庭资产规模的大小而有所改变。
新中产倾向于定期存款或银行理财主要原因在于其安全性,虽然利率不算高,但至少不用担心亏损。
2、重点关注型资产:中高普及、中高重仓
股票普及率55.1%和商业保险普及率44.8%,属于普及率较高重仓率相对中等的资产。购买股票和商业保险的中产家庭中,只有40%左右会将该类资产视为家庭的重仓资产。
1)商业保险:保障意识深入人心
保险为了保障而投的功能性,决定了它本质上是一项防御性而非进攻性的资产,因而我们也就能理解其普及率高于重仓率的现象了。
从数据上看,新中产已经普遍建立起保险意识,大部分人对于保险的态度相对积极,不打算买商业保险的人占比不到10%。另外,23%的新中产家庭会为所有家庭成员配备商业保险。
在已经购买保险的新中产家庭中,大病险、意外险、车险三中类型是最受欢迎的险种;其次则是寿险;教育险、万能险的购买率分别在20%左右。
2)基金:重仓基金的新中产家庭中,超七成采取定投方式
过去5年中,中国基金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基金数量从1257只增加到5085只,基金净值从3.6万亿增加到12亿元,分别增长了接近3倍和3.4倍。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5085只基金中,90%是公募基金,其中2/3是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
在财务标准上,符合新中产区间的家庭,定投率都在40%左右,明显高于不在新中产区间的家庭。
新中产家庭基金投资并非盲目投资,而是带有策略性的投资。在重点投资基金超过家庭可投资资产10%的家庭中,定投是主要方式,占比超过70%。
关于为什么开始定投,16%是朋友推荐,22%在网上看到信息或广告心动了才开始,另外61%则是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才开始的。
(3)互联网理财:重视安全和平台信用
互联网理财和基金类似,在新中产家庭中的普及率中等,但重仓率较高。新中产家庭在互联网理财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安全和平台信用,收益率的要求则很少被放在首位。
3、专项针对性资产:低普及、中高重仓
对于新中产而言,海外资产、私募基金、信托以及过去两年非常火爆的比特币都不是主流资产,普及率分别为5.2%、4.7%、2.5%、2.4%。
但是这些资产的重仓率并不低,分别达到了59.6%、70.2%、60%、40.8%。这说明投资这些资产的新中产数量不大,但参与人大多是在这一方面有固定需求,并且可能具备了一定专业度的人。
4、尝辄止型资产:低普及、低重仓
贵金属和债券是普及率和重仓率双低的资产,15%的新中产投资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但在这些人当中,只有16.7%的人将它视为一个重要的投资品类。
债券与之类似,买的人更少,仅有6.3%,投资的人当中重仓率也仅有25.4%。
三、理财经历:70%新中产亏损阈值是10%
从上表可以看出,新中产投资最大单笔可接受的损失在20万左右,可能就是家庭中男方或女方其中一方的年工资收入。当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单笔的亏损和盈利的计量时间截点不同,到底是赔是赚的差距会非常的大,比如5年前买的房,即便现在不管怎么跌,现在也是赚的。但是如果是半年前买的房,还带有财务杠杆的话,那很可能就是浮亏的,并且都会亏到净资产。这就是统计的时间截点、时间范围不同以及在投资过程中是否带财务杠杆所体现出的巨大不同。
所以新中产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算太强,仅有不到4%的新中产认为自己可以承受超过20%的损失。
对于大部分新中产而言,能够承受的下跌范围在10%以内。这一点,在新中产投资经历的最大单笔损失中也可以得到相应佐证。
四、负债杠杆:买房给所有中国人上了一堂杠杆课
(家庭总负债/家庭总资产=负债率)
新中产的白皮书中可以看到新中产家庭的普遍负债率在0-20%区间的占50.8%,在20-40%区间占28.5%,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中国新中产的负债率并不是很高,有一半家庭的负债率在20%以内,
降低负债率有什么样的方式呢?
1)贷款按揭,按月偿还;
2)买到好资产,资产在快速的上升中。比如房产,100万的房子,三层首付,贷款70万,负债率70%,房产涨到150万,负债还有68万,那么负债率就只有50%。
所以就理财来说,在中国国情上买房给所以国人上了一堂财务杠杆课。
哪些时候,你认为借贷是可以考虑的呢?
根据白皮书数据显示大部分人会在买房、买车、上学这三项考虑借贷。其中在买房这件事上有93.4的人会考虑。大家在买房的时候代杠杆已经有了普遍的认知,所以如果想更多的了解在房产上如何更好的撬动财务杠杆可以关注后期推出的房产系列课程。
五、信用管理:近一半新中产不知道自己的信用状况
关于自己的信用报告,普遍性的新中产认知盲区,接近一半的新中产至今没有看过自己的信用报告,其中的大部分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份信用报告的存在,或者不知道怎么去查阅。实际上,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官网上,每个人都可以注册并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
另有接近4成的新中产至今仅仅看过一次自己的信用报告,大多是在买房的时候看过。仅14.9%的新中产会定期查看自己的信用报告,并有意识的进行维护。
还没有看过征信报告的小伙伴可以好好的去看下征信报告,你要维护和放大征信信用,这会为你将来的投资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和投资优势。
1)新中产消费信贷的使用情况:
有效使用和有效管理信用卡,建议不超过5张。
怎么通过使用信用卡有效获取积分和额度?后期我们可以关注信用卡百万融资计划,会有一位专业的老师来带领大家,如何申请高额信用卡?如何使用获取高积分?如果使用提额度?
六、财务信心:对收入和收益有信心,却对理财能力评分不合格
1)投资理财中,你认为哪些人的推荐值得信任?
在自媒体时代,在新中产家庭报告中,52.6%的新中产会通过浏览理财类的公众号推荐来赛选理财项目,其中朋友、书籍、理财课程次之。同时大部分的新中产对于自己的理财能力评分是不及格的,10分是满分,6分是及格,那么他们的平均分是5.35分。
新中产从个人和家庭阶段来说,总体都还是相对年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事业还在上升期,财富还在积累的过程中阶段,但这时对我们来说财富已经不仅仅是物质层面,还有我们不断积累的经验、人脉关系以及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把这份可能性进行定向,发挥出更大的价值,是仅仅只在工作层面找就忘五上个班吗?还是在其他理财产品上买份产品做到保值吗?
那仅仅这些是不够?所以怎样来保护我们在财富增长的可能性!
Ø 一种可能性来自于燃情事业
我们能否找到自己事业级的热爱,因为做事业的心态和完全只是上班打工的心态可能不太一样,即便表面来看都是在做差不多的事情,但是心态上或者对这个事业发展的敏感度完全不同。
Ø 另一种可能性来自不务正业
上班还是上班,上班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钱,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在需要人脉圈刷存在感,在此之外能够在其他方面的积累就显得特别重要。
2017年胡润百富和中信银行联合发布中国高净值人群白皮书报告:针对千万级高净值人群主要人群构成:
针对千万级高净值人群主要构成由:55%企业主、20%经理、15%炒房者、10%职业股民。那么再上升一级,亿万高净值人群由:75%企业主、15%15%炒房者、10%职业股民。再往上升就意味着经理已经到天花板了。
在这些人群中有多少是通过理财实现的,那么你学习投资理财的目的又是什么?是给现有的家庭一个相对安全稳固的财务基础,还是希望获得更高的收益可能,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出发点,你的策略就会不同。
如何提高这方面的认知度呢?现金流沙盘游戏可以推荐给大家,这是一个可以深度参与的人与人交互交流形式的理财类沙盘桌游,在游戏的过程中,大家的参与度会比较强,游戏结束后还有复盘沟通的机会,这往往可以让投资者有更多的启发,在沙盘中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觉察到某些理财方面的认知,可以提高真实投资实战的收益,为降低风险起到很大的作用。
本文出自:独立理财师 封磊 的直播分享
由:007同班战友 夏丽莎 整理成文,感谢 丽莎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