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约失之者,鲜矣”,出自《论语.里仁》章,意思是说,能够用道德礼法约束自己,就会少犯错误。
“约”是指规则、礼法,一切社会活动的规范、原则。这样的规范原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判断、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约”也可以理解为法律、法规。
能够遵守道德规范,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的人,一定是很少犯错误的。
我们培养学生从小遵守道德规范,培养学生懂法、尊法、守法意识,就是要培养一个具有核心素养的能够自我管理、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公民。
媒体上常见报道的现在的中学生存在很多的问题:早恋、吸烟、喝酒、迷恋网络等,都和不能“以约”行事有关。。前几天,有媒体报道学生持刀杀害父母现象,只因为父母不让孩子过度上网。学校里也经常出现学生吸烟、早恋、打架斗殴造成严重后果现象。这些教育问题,亟需我们加强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做一个“以约”而行之的人。
学校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从制定班级公约做起。学校要把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无论是晨读、课上、课下、大课间、午休、晚读,包括各项活动,专题教育,都要引导教育学生从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起。学校一切制度的落实,都需要通过班级管理落实到位。一个学生能够遵守班规,就能够遵守校规,进入社会就能遵守社会公德,参加工作就能遵纪守法,就不会贪赃枉法。
班级公约的制定,要围绕《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要落细、落小,要让学生可以看得见成果。例如这样制定班规:每天说一句赞美别人的话;每天为身边的人做一件小事;弯腰捡起你能捡的垃圾;平整的书桌,整洁的抽屉;人离座位,凳放桌下,人离教室,教室桌面无物;上下楼梯靠右行,排队集会静快齐,路队整齐有精神;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你能主动示好,并能先说对不起;不管情况怎样,永远保持诚实。
这样的班级班规,就成为学生共同的“约”定,在这样的班规下,我相信“失之者”会“鲜矣”。
其二,教师“以约”校规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队伍的集体规则意识对学生影响极大。试想,一个教师如果不能给学生做出榜样,怎么会有效教育引导学生。
一个教师经常无故迟到、早退;动则体罚谩骂学生,课下游戏成瘾,学生会信服这样的老师吗?一个教师思想觉悟不高,经常抵触学校的工作安排,工作懒散懈怠,上课敷衍了事,怎么会给学生有益的影响?一个不能做到“以约”自己的老师,怎么有资格去要求学生“以约”自己呢?
作为教师要深入领会孔子这句话,要时刻“以约”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