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着手准备ACP考试,仔细看了下相关的书籍,对每章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整理,想着记录下来,后续如有更好的理解,再回头更新。
之后会按照以下目录进行梳理:
- 敏捷的理念
- 价值驱动交付
- 干系人管理
- 打造高绩效团队
- 适应性计划
- 发现与解决问题
- 持续改进
- 敏捷的实践
持续改进
相对于传统的瀑布式而言,敏捷中提倡的改进更真针对于过程,是事先的质量改进,而不是事后的缺陷修复。
传统瀑布流中,只有等项目收尾等事后才总结经验教训,不能对当前团队直接产生效果,改进似乎有点晚了,敏捷团队对经验教训总结在每个迭代后进行。
-
理解持续改进
持续过程改进
敏捷生命周期采用了“计划-开发-评估-学习”的循环过程,类似于PDCA的戴明环,持续改进可以在不同层级进行:- 结对编程:代码级别的持续改进;
- 每日站会:每日跟踪障碍和消除阻碍,持续优化过程;
- 迭代演示:即评审会、回顾会的环节中,也在检视当前的问题,寻找优化点。
持续产品改进
产品即为价值,不断演进的产品是为了给客户交付更有竞争优势的价值。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是推动项目方法和产品不断完善的过程,贯穿于项目的始终。多维度、高频率的反馈更是推动了持续改进活动的展开。 -
回顾
回顾的类型
回顾是迭代之后的经验教训总结会,团队聚在一起检查并改进方法和团队绩效,所挖掘出来的改进点能立即对当前项目产生价值。
主要有以下集中供暖改进类型:- 改进生产力:应用经验教训减少返工,获得更多有成效的工作;
- 改进能力:提供了传播稀缺知识的场景,并且是许多人的稀缺知识增加,能力相应的得以提升,可以执行于知识相关联的任务;
- 改进质量:通过发现导致缺陷的原因,提升质量;
- 改进技能:聚焦于发现流程效率的提高,改进团队工作的技能;
回顾的步骤
- 预设会议基调:
营造一种开诚布公的和谐和安全的气氛,让参与者能够积极发言,提高大家的参与度,鼓励大家一起讨论未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和我们遇到的问题,聚焦当下进行总结与反思;流程如下:- 人员确认:明确收集数据与激发灵感的参与者,职能领导最好不参加;
- 明确目标:建树回顾流程方法和讨论主题,明确会议的议程和目标;
- 实施计划:明确团队价值观和如何去实施回顾的工作原则;
- 明确规则:让人们用正确的情绪提供信息和想法,避免出现害怕冲突而不愿意提出问题的情况;
- 收集数据:同第“ACP-发现与解决问题”中收集数据一致:
时间盒、三五成型、颜色标识、寻找优势、满意度直方图、团队雷达图; - 分析原因:同上,有如下一些:头脑风暴、名义小组、五问法、鱼骨图;
- 采取行动:从对当前迭代的思考转移到下一个迭代中去。形成详细的行动计划,并且设立相应的度量目标;
行动列表和度量目标可以参考“ACP-发现与解决问题”中的“简单主题”和“SMART原则”;
关于度量目标,需要强调的是,在知识型项目中,指标一致都是个难题。在敏捷项目中,鼓励在高于当前层面的上个层面进行度量;意思就是不能只是衡量团队个人的效率,而应该对团队进行衡量。 - 回顾收尾:回顾的最后一个活动,主要是加强大家对项目价值的认识和对团队其他成员的感谢。主要有如下几种活动:
- 问题分类:把下一个迭代继续做的和需要改进的事情进行分类;
- 帮助、阻碍、设想:分成三个类别,对自己有帮助的(继续)、有阻碍项目的(改进)和未来想要做的;
- 欣赏:感谢其他成员的帮助、共享,并把感谢向成员表达出来;
-
过程定制
当启动一项敏捷项目开发工作时,敏捷团队应该决定他的敏捷方法,这也称为过程定制;为了提高过程定制的有效性,可以参照以下两个原则:- 系统思考:多思考项目的环境和系统;
知识型项目周期环境的复杂程度、技术手段的复杂程度都会不同,从简单状态到混沌状态,敏捷方法对于中间地带的项目特别有效。 - 流程分析:流程分析可以给流程定制提供决策的输入。
“过程并非纪律”,纪律是选择做某些事的特定方式。流程是为了输出的结果不变形,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尤其在精益中,流程分析使流程的利用率更好,提升流程运转的效率。
- 系统思考:多思考项目的环境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