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肿瘤学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领域,有十位大师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们凭借深厚的中医造诣和卓越的临床成就,引领着中医肿瘤治疗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刘嘉湘、张代钊、朴炳奎、周岱瀚、罗樾之、孙桂芝、王晞星、潘敏求、吴勉华以及徐经世这十位教授,每一位都是中医肿瘤治疗领域的传奇人物。而其中,罗樾之教授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研究领域展现出的非凡智慧与卓越贡献。
罗樾之教授的中医洞见:辨病辨证
罗樾之教授在中医肿瘤领域深耕多年,对慢粒有着独特而深刻的认识。他提出,慢粒的中医形成机制以“毒邪内伏、气血失和、脏腑虚损”为核心。外感疫毒或内生痰瘀毒邪深伏骨髓,耗伤精血、扰乱造血功能,同时气滞血瘀与痰湿互结致气血运行失常、积聚成块,病程迁延则累及肝肾、耗伤气血,终致五脏虚损、气血阴阳俱虚。这一理论犹如一幅精准的病理图谱,为慢粒的中医治疗指明了方向。
罗教授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主张分期论治。倡导中西医结合,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联合现代医学手段以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他认为,中医和西医各有优势,二者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疗效并改善预后。这种创新的治疗理念,打破了传统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壁垒,为慢粒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