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当以鸿鹄之志砥砺前行

      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新定义、新内涵。为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青年当以鸿鹄之志带动砥砺前行,确立伟大理想,引领成长方向;秉持斗争精神,开拓奋进之路;胸怀伟大情怀,践行为民初心。

       青年当以远大理想,引领成长方向。理想是行动的指南针,青年成就远大事业的前提是要树立伟大理想。青年在树立伟大理想时,正如管理实践中的决策环节,要立足于国家、社会与自身来做出决策。秉持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树立远大理想的首要前提;“木桶效应”启示我们,应立足于自身的不足,找准“关键点”针对性提升,才能推动全面提升。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新三步走”战略的提出,从近、中、远层次制定发展目标,有序推动军事理论、组织形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等要素的全面现代化。因此,树立远大理想,统领青年的发展,明确成长方向。

       青年当以奋斗精神,开拓奋进之路。奋斗精神是青年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然之路。新时代青年应该将勤恳务实,开拓进取,作为奋斗的基本准则,在管理原理中动态原理强调,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对管理做出权变调整,青年的奋斗亦是如此。在我国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人才是重要资源,在航空航天领域,神州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为首次参加飞行任务的90后,他们不畏艰难,刻苦学习训练,练就过硬本领;在体育领域,苏翊鸣每日都会经过七八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终于摘得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金牌,为国争光。因此青年应该生活中注重量的积累,推动产生质变,进而实现远大理想。

       青年当以伟大情怀,践行为民初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青年的远大理想应紧紧的围绕着人民,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与使命。在管理学原理中,管理的初衷要强调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青年也应该注重社会效益的的践行,新公共服务理论更是强调公民为管理核心,强调保障公共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我党将“脱离群众”视为四大危险之一。从城市到山区,“第一书记”黄文秀扎根基层,反哺家乡,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共享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创新商业模式,解决居民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青年当确立伟大情怀,践行为民初心与使命。

      在我国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青年应当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当确立鸿鹄之志,在忠勤务忍中砥砺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