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琰:倾一生风骨,怀一腔热血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题记

萧景琰,这个我看小说时只有“重情重义”四个字概括的文学形象,在《琅琊榜》的剧中,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让我迟迟都无法落笔的人物。或许是第二集中策马而来的他,有着征战沙场的坚毅沧桑,亦不失王族贵胄的勃勃英气;或许是伫立在城门口的他,背影萧索却依然挺拔,坚毅如铁的面部曲线,目光漠然又毫不畏惧。那一刻,我觉得靖王这个人活了,他活生生从书中堆砌的辞藻中走出来,站在了我的面前。

惊鸿一瞥


面对父皇的苛责和忽视,面对兄长们的咄咄逼人和作壁上观,他一点都没有放在心上。十三年的放逐与冷遇,他习惯了。皇家的冷血和残忍,十三年前他就明白了。心冷,但血未凉。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奔波在边防和战场,干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没有怨言,或许从十年前赤焰之案以后,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去守着大梁的天下,他无法做到让天下海清河晏,但是他能尽自己的力量保它安稳无战乱。

十三年前的冤案,埋葬了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又何尝没有毁了鲜衣怒马的红衣景琰呢?依稀记得红衣景琰,虽没有林殊的飞扬跳脱,但也是英姿勃发,笑容明朗的少年。转眼间,他成了一个铁面孤独的将军,往来战场厮杀,战功赫赫,却受尽冷嘲热讽,再难现一丝笑意。那个惬意轻松的微笑和阳光自由的少年时代,最终化成了记忆中的剪影,唯一留下的,只有性格中的耿直和不妥协,和那一腔孤愤。

他们曾聆听祁王兄关于政治清明的理想,他们曾一起并肩作战,他们一起期待过未来江山繁华的大梁天下。倏忽之间,从东海归来的他,满心欢喜带着挚友想要的大珍珠,迎来的却是一桩谋逆大案,满眼的血腥和荒凉。而他的好友,竟然连孤坟乱岗都不曾有。

面对天子之怒、雷霆之威,已经没有人敢再说什么,因为敢说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满朝只余下唯唯诺诺和闭口不言。而景琰至始至终都有着一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他质问为什么,他讨要证据,他据理力争,他不息触怒龙颜。或许那时的景琰还不太懂,君臣父子,从来都是先君后父,先臣后子。结局显而易见,他的不妥协、他的固执、他的愤怒,让他被放逐朝堂,让他受尽冷遇,以至于战功赫赫军功累累,却三十一岁还未曾封为亲王。

是他没有翻身的机会吗?他有,只不过他不愿意做而已。十三年的放逐,是被迫,也是他自愿。十三年前的那场逆案,皇家的冷血和阴谋的残忍已经刻入了他的骨髓。他一直都是一个很固执很正直的人,他不愿意同流合污。尽管他知道,只要他一低头,或者多迎合几句,会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形。但是他没有,因为心中的不忿,因为心中的不甘。尽管他没有任何证据,可是凭着情义和长年的相处,他相信谋逆这种事情,祁王兄不会做,小殊不会做,林帅不会做。他游离于朝堂之外,何尝不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比起朝堂的勾心斗角、暗箭伤人,景琰更喜欢沙场的生死情谊,将士间的袍泽之情。

这该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情义,又是一个多么看重情义的人,才能在既没有证据,也无人支持陪伴,仅凭着心中对朋友兄长们的信任,坚持了十几年。他没有任何证据,只是凭着内心对好友、对皇长兄的信任,坚守着自己的底线。被打压、被冷落,也从没妥协过,这得心中有多看中情义,才能坚持下来。

萧景琰最打动我的,莫过于“风骨”和“情义”。郡主第一集就说了,靖王自有靖王的风骨。如果不是他十几年来从未放弃过质疑赤焰之案,如果不是在这件事上从未妥协。即使他不是皇帝最疼爱的儿子,也不至于而立之年仍未封王。小说里梅长苏曾经感慨过,如果景琰能微微低一低头,誉王和太子,哪一个不想拉拢他。可是他没有,他的坚持倔强和不妥协,让他这十三年一直被打压忽视。可是在景琰的心中,错的就是错的,即使很多人这样做,这样做有好处,他也不会去做,不屑去做。这种风骨,在“聪明人”看来是傻是笨,却让旁观者肃然起敬。

图片发自简书App


“萧景琰,你有情有义,可你为什么就没脑子!”一句梅长苏情急之下的话语,却成了一些人眼中对萧景琰的盖棺定论。这一刻我是悲哀的,其实景琰最让人敬佩就是这一点啊。他不知道救卫峥弊大于利吗?他不懂人心鬼蜮吗?他知道,他懂。可是他还是要去做,因为他坚持他守护的东西,多大的利益都不能让他动摇。就像言候后来说的,明知是陷阱,是虎狼之穴,还要去做;利弊得失这么明显,却仍然要救,愚蠢至极,但是却又太有胆魄。所为的,也只不过是无愧于心而已。

梅长苏劝说时问为了一个逆案的副将值吗?他毫不犹疑地说:“如果我死后见到林殊,他问我为什么不救他的副将,我能回答说不值得吗?”他问出这一句话的时候,虽然语气不强硬,却字字锥心。那时萧景琰的目光很明亮也很坚定,所有的利弊得失在他眼中,抵不过袍泽之情,抵不过对至交故友的交待。

纵使他知道这就是对方的陷阱,即使他知道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他也毫不犹疑会跨出去。可能有人会说他没有政治头脑,太鲁莽太不顾大局。可是,因为他是萧景琰啊,他本身就不是一个政客。在他眼中在他心中,血战沙场的将士,平民百姓,都比未来的权力荣耀重要。因为他不妥协,因为他内心坚守的东西从来不会放弃,所以任何东西,都无法动摇他的本心。“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慷慨的胆魄,萧景琰有。

记得他说:“如果连血战沙场的将士都不懂得尊重,我萧景琰绝不与你为伍!”,他的底线他的坚守,任何时候都没有变过。面对投靠自己的有“麒麟之才”称呼的谋士,他直言不讳——“我生平最不喜欢的,就是你们这种步步心机的谋士。你在我这里,将来也不会得到重用。”坦率直接,光明磊落,不喜欢、看不惯的事情,他都会直接说出来,从来不打肚皮官司。

知世故而不世故的风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始终是萧景琰最大的人格魅力。

他始终以情义为先,而且经历了那么多波折,他的这颗心从未变过,这是我最为之倾倒的一点。在他心中,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抵不过战场上结下的生死情谊。萧景琰看重友情,亦在乎亲情,即使在帝王家亲情这种东西几乎一文不值。即使被父皇冷落放逐多年,他的心底对父皇始终是敬爱的。记得他知道赤焰案真相时,他几乎是颤抖着不可置信地问梅长苏“父皇他是真的信了吗?”结局是残酷的,在巍巍皇权面前,其他都不值一提。

记得他九鞍山救驾后,面见皇帝第一件事就是交还兵符(皇帝就是被这个细节打动了)。这一段,有人说靖王变聪明了,知道皇帝疑心最大,立马就还了兵符。但其实,这只是靖王的心性本来如此。在他眼中,拿兵符是为了救驾,救驾完毕兵符就应第一时间交还主君。于是我们看到,他承诺三日之内必见援军军旗,千里求援,三天三夜未曾交睫。浴血杀敌,血迹未干,面圣的第一件事却是双手奉上虎符,没有一刻迟疑。即使如梁帝这般冷血多疑的人,也为之震撼。(其实电视剧里为了烘托女主霓凰的作用,大大削减了靖王的戏份,这一点一直是我的遗憾)

梁帝多疑,经常用自己的思维去揣度别人,因而觉得景琰可靠。但实际上,景琰心中一直是敬重这位父皇的,尽管他并不很疼爱自己,尽管他并非明君,尽管他和自己的价值观不同。但是毕竟是父皇,所以当逼迫皇帝翻案,梁帝持剑相向时,最后义无反顾挡在剑尖的景琰,眼眶是发红的。

他能怎么做呢?他身后是历劫归来的至交好友,是七万冤死的忠魂,是他的信念和守护。他面前,是他的父皇,骨肉血脉的父亲。自己心中的坚守,和孝道终究是不能两全了。他做了选择,但这不代表他不在乎天平的另一方。

还有誉王,这位冷落他,后来又陷害他的皇兄,也是曾经赤焰案的推波助澜者,最后造反兵败的誉王欲做困兽之斗的时候,景琰说了一句“五哥,你降了吧。”那一声“五哥”让我震撼良久,我想景琰的内心一定是很质朴的,尽管见惯了帝王家的冷血残忍,他的内心始终还是保留着对亲情、求情义的温暖。

所以当梁帝告诉梅长苏帝王之位会改变景琰时,梅长苏说:“您不了解祁王,更不了解景琰。”因为景琰从来都未曾变过,即使他不再是少时阳光的红衣少年,即使他内心也有着恨和怒气,即使他也会从阴暗面去揣测别人,但是他内心对情义的信仰和坚守,从来没变过。如果没有景琰的这份坚守,梅长苏的雪冤之路能够成功吗?答案显而易见。

见过黑暗、阴谋、血腥,知道权利之路的疯狂和残忍,他依然守着内心自己相信的东西。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萧景琰是个理想化的人格,现实中几乎很难有这样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都不会妥协,无论遭受什么,都会坚守本心。真的能一辈子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太难。

对于景琰,除了敬佩,还有痛惜。我总觉得,自从赤焰案后,原来的萧景琰再也没有为自己活过。后来的萧景琰,为赤焰的亡魂活着,为他内心坚守的东西活着,为他们曾将的海清河晏的政治理想活着,但唯独,没为自己活着。

也许儿时的景琰,对未来最大的希冀就是在皇长兄的带领下,与好友林殊上阵杀敌,卫国戍土。能每天吃到母妃做的点心,能得到皇长兄的教诲,能和林殊打闹比武。将来,他会是建功立业的将军,驰骋战场。

昔日少年


一夕之间,一切都变了样。在愤懑不甘中放逐了十几年后,有个高深莫测的陌生谋士告诉他,他想选择他作为主君,助他夺娣。而靖王选择走上这条路的原因很简单,他并不希望太子和誉王这两个曾经在赤焰案里推波助澜的人登上帝位,而且,有了帝位,他可以去查那件他一直怀疑的逆案。也许他干的最傻的一件事,就是突然决定要去夺嫡。夺嫡之路的凶险他不是不知道,太子誉王的心狠手辣他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就是做了,因为他要为那件案子里死得不明不白的亡魂讨个公道。

林殊的死是悲壮的,是让人痛心的,但于林殊本人而言,何尝不是求仁得仁。他最终死在战场上,他最终得以披甲上阵,让林殊的军魂融入了大梁的军队,梅长苏终于用林殊的结局为他的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尽管悲怆,但是完整圆满。

可是萧景琰呢?想来他以后夙夜梦回,总会想到,他亲眼看着自己死而复生的挚友拖着病弱之躯奔赴战场,而他能做的,只能也只有站在城门相送。也许就如静妃说的,他走的本就是一条孤绝之路,没有人能帮他。帝王之路,从来都是孤独的。只是,曾经的景琰,从来没想过要走这条路吧。

但是他最终,却不得不走上这条孤绝之路。那个答应他看他开创一个不同的大梁天下的人,那个唯一能气得他翻白眼的人,那个从前总和他一起并肩杀敌的朋友,却在这条帝王之路来临时,再也没有回来。

他背负的,是好友的殷切希望,是皇长兄和林殊期待的江山繁华,是他从小就向往的政治清明海清河晏。只是当他要去实现这一切的时候,只有他一人。赤焰之后,世间再无林殊,萧景琰也再无至交好友。梅长苏还有蔺晨懂他助他,而萧景琰,江山万里,须他一人来扛。

我知道我这样很矫情,因为靖王自有他的风骨,也有他的承担。只是,昔日红衣飞扬,笑容灿烂的景琰,再也没有活过来过。那场冤案,埋葬了金陵最明亮的少年将军林殊,又何尝没埋葬那个帝都最耿直阳光的少年王爷呢?

最后登上帝位的景琰,一袭玄色龙袍,背影却依旧如同他刚出场时,萧索而坚毅。此后的天下,他一人来扛,而他所有的悲欢,也必须埋在心里。这是他该承担,也是必须承担的,从当初义无反顾选择了夺嫡,帝王之路的孤绝他必须承受。

帝王之位,本非他所求。他毕生追求的,不过是正义公道,情义千秋。所以,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动摇他的本心,风骨若斯,令人钦佩。

愿他看到自己治下的大梁,终如皇长兄所愿的繁华时,能有少时一般无忧的灿烂笑容吧。

王者之路


By:青思玉

后记

人物志结束,个人来说说凯哥的演技吧。我一直觉得是凯哥成就了萧景琰,他把小说里一个近乎脸谱化的人物赋予了生命,让我觉得萧景琰是一个有血有肉存活在平行时空的人。这里作为纯观众的心态来说,毕竟看萧景琰的时候,我还只是路人粉而已,但是琅琊榜看完,萧景琰这个人已经活在了我的心中。

1. 萧景琰的第一个出场,就秒杀了我。如果说我什么时候觉得萧景琰这个人物是有生命的,就是第二集靖王的出场。

首先不得不说凯哥的身姿真的是为景琰加分不少,挺拔的身材,就像一个征战杀伐的将军应有的体格。当然可能略微瘦了点,不过清瘦的身形反而在将军的身份之外给他增添几分贵族公子的气质,也就是说,既有军旅之人的刚毅,亦不失王族清贵的雅致高贵。

和霓凰行礼,干脆利落,虽然语调波澜不惊,但是眼底看得到暖意。而一看到夏冬,这股暖意立马消失,嘴角微微一撇,几乎是嘲讽的语气说:“不会又是什么谋逆的大案吧!”一句话,但语气尽显嘲讽和不屑,立马将靖王多年对悬镜司和赤焰案的愤愤不平表现出来。

再后来就是城门前,那个萧索又坚毅的背影,那波澜不惊看不出情感的面部表情。虽然没有表情,但是他的眼神传递出来的是坚毅的感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个人评判演员演技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眼神,哪怕你肢体夸张,台词不好,如果你的眼神能触动到我,我觉得这个表演就是成功的。

萧景琰就是这样的,因为很多时候萧景琰都是冷着一张脸的,基本没有太多的表情,但是他的眼神却一直传递着不同的情绪。面对太子刁难时的漠然,面对父皇责备时的不在意,后来触碰底线时的愤怒和不甘,你都能从他的眼神里接收到讯息。

萧景琰的眼神,已经让这个人物活了。


2景琰的笑。整部剧里景琰笑的次数并不多,最戳我的有四处,当然一处是冷笑。

第一处是冷笑,就是梅长苏说自己选择的是他时。景琰先是一愣,然后开始冷笑,继而放声大笑。这里的笑既有吃惊,也有自嘲的成分。这一声笑,把景琰得知消息时的不可思议和觉得犹如天方夜谭的无奈感表演得淋漓尽致。

第二处是皇帝下旨说他可以随时进宫看望静妃时,一直处在低头没什么大表情甚至有些凝重的景琰,突然笑得像孩子一样。这应该是他笑得最开心的一次,那种笑容,真的纯真如孩童般,那种能随时看望母妃的喜悦感呼之欲出。

第三处是对着沈追的春风一笑,赈灾的事宜搞定,看着如释负重的沈追,靖王轻轻一笑,什么都没说,但胜过说任何话了。那个笑是如释负重的笑,也是满意欣慰的笑。

最后一处是和林殊相认后,林殊开玩笑说自己现在手无缚鸡之力,再也打不过景琰了时,明明是在为好友的病很痛心的景琰,红着眼眶给了他一个嘲笑。看似是嘲笑却感受不到嘲笑的意味,反而是夹杂着痛心和无奈。痛心的是那个小火人一样的林殊,竟真的变成了一个病弱书生;无奈的是,这小子的嘴还是那么贫。而景琰最终红着眼睛笑了,一方面是怕自己的伤心徒惹林殊的忧伤,另一方面是能看到昔日好友笑着站在面前,也是一件好事。总之,这个笑,把景琰对小殊的感情全部融合在了里面。

等闲变却故人心

在这里,想补充说一点。剧中萧景琰因为“别人都知道,就我不知道”,因为没认出林殊被说是蠢。其实不然,景琰早就发现了诸多端倪,后来他和静妃的对话也能看出来他早就怀疑了。只是他内心深处无法接受,他不能接受,自己挚友会变成现在一副完全陌生的面孔和性格。景琰是个固执的人,他不愿接受,总是心存侥幸在自我否定自己内心的认定。所以当别人向他掩饰,找出借口时,他也就借故消除自己的怀疑。

不愿识破,是因为不想识破,不想识破,是因为这个朋友对他来说太过重要。

3.九鞍山得知誉王要造反,景琰梅长苏一起商量对策时,梅长苏下意识拔出来景琰的佩剑。那一刻景琰的眼神是震惊的,小说里其实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剧中靖王的眼神很到位。眼神里震惊、怀疑的情绪糅杂在一起。

5.夏江向皇帝告发,说梅长苏就是林殊时,景琰的震惊眼神又是好评。虽然同是震惊,这一次的震惊程度更甚,九鞍山的那次目光中的怀疑更多,而这一次是真的有些呆若木鸡了。既有着不啻平地惊雷的震撼,也有恍然大悟的一些了然。


6.另一印象深的是景琰的走路了吧,靖王真的走起来太有气势了,就是王者风范。

本来就身姿挺拔,走起来又干净利落,既凸显了靖王军人的铁血刚毅,又有着王族公子的高贵和英气。而且在不同情境时,走路的速率和步伐都会随之调整。册封太子时的沉稳,解救梅长苏时的急切;平日步履稳健脚下生风,得知好友尚在的真相时,虽然依旧大步向前,却有种沉重和上下五千年的感觉。

7.其实戏里靖王哭戏很多的,但是哭戏不想点评了,因为我觉得他的哭戏实在太好了。

我最初看《新神探联盟》就是被他的一场哭戏哭得直接圈了演技粉,很少有男生能把哭戏哭得那么真情实感但又毫不做作,一点不让人厌烦,反而会心生怜爱的。

可能这是天赋,真的,我真的很少见男生的哭戏这么打动我的。你会随着他悲伤、心痛,但是一点都不会觉得他哭得让你很反感。(而且小鹿斑比一样的眼睛,充盈着泪水,简直,身体里的母性全部被激发)

补一个点,就是得知梅长苏身份后,靖王在静妃那里的哭戏,那一句“我应该认出他来的!”在片花里出现的时候,就特别戳我。你能从这句带着哭腔的话里体会到这个人物内心的痛苦和自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像我曾说过的,无论今后再有多少精彩的角色,萧景琰都会是我心头的朱砂痣。是凯哥成就了萧景琰,他让萧景琰永远活在了我的心中。

简而言之,我觉得一个演员能够把一个角色塑造得让你觉得是有生命的,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他就成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185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4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6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4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5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61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1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45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4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51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88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27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0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