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波教授:
从事血液病基础与临床20余年,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10余年,至今已完成各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00余例,长期存活70%。近年来开展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白血病取得可喜成绩。此外,成功治疗多例移植后合并重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各类细真菌感染,重症病毒感染,肝静脉阻塞性疾病(VOD)等患者。率先开展异体CIK(CTL)治疗移植后早期复发患者疗效显著,率先开展病毒特异性CTL治疗移植后病毒感染并取得很好疗效。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
记者: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王静波教授:
恶性血液病治疗方法现在主要有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单纯的化疗,如果有血液病变的话也配合放疗,但放疗不是主要的,主要以化疗为主;第二大类是靶向治疗;第三大类也是很重要的一类,就是异基因移植——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化疗靠常规的化疗药,现在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病人生存的问题。90年代开始靶向药物的出现,让患某些类型白血病的人可以不用做移植就能够长期生存。比如说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我们不首选移植了;比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病人,我们有靶向治疗药物,也不需要移植了;比如说,B细胞的淋巴瘤,靠“美罗华”联合化疗也能保证一大部分病人长期生存。
如果靠保守治疗、靠化疗、靠靶向治疗药物治疗均无效的病人,我们就需要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了。所以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占整个治疗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记者: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的来源都有哪些?
王静波教授:
谈造血干细胞移植,首先要知道干细胞是有特性的。它有两大特性:第一,能自我复制;第二,可以多向分化。我们所谓的“移植”,所包含的步骤是——把病人自身整个“骨髓系统”进行“摧毁”,也可以说把病人的“干细胞系统”包括“免疫系统”“摧毁”,然后再把供者健康的造血干细胞植入到病人体内。被植入的造血干细胞承担两个重要工作:一是恢复造血功能,二是让新生的造血干细胞产生免疫细胞杀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这项工作尤为重要,这是我们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目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取材部位分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移植”;按来源分可分为:“亲缘移植”和“非血缘移植”,其中“非血缘移植”又分为“成体非血缘移植”、“非亲缘血脐带血移植”;按照预处理强度分可分为:“减低处理强度移植”、“清髓性移植”、“非清髓性移植”等等。
记者:脐带血移植的治疗效果如何?
王静波教授:
脐带血移植它的特点:第一,脐带血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细胞,其造血能力非常强;第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比较弱,这个特点决定了病人患移植物抗宿主病几率小,换言之就是供者供脐带血来源的免疫细胞攻击病人正常的组织器官这种程度就会弱。因此病人发生排异的风险就低,病人移植后的生活质量好。
记者:脐带血治疗血液疾病方面和其他的来源比有什么优势?
王静波教授:
有优势。第一,脐带血可以保证时效性,随用随取。咱们国家各个脐血库查询配型很方便,它是实体库,如果需要的话通过配型检索找到合适的脐带血,可随时出库供院方移植使用。不像“非血缘”,“非血缘”是登记制,需要现找供者、做工作、采集,脐带血不同的是,如果我需要这份脐带血,大概在一周到十天内检测、复检合格就能到位。第二,“脐带血移植”跟亲缘的“单倍体移植”相比,它的“排异”会轻,病人移植后生活质量高,这是它的优点。
记者:我国脐带血临床应用的现状如何?它和其他的国家相比优势和差距在哪里?
王静波教授:
我们国家的脐带血应用,现在还没有完全普及——虽然有一小部分医院开展的比较好,但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医院还没有开展脐带血干细胞移植工作,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脐带血移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我们国家人口基数比较大,它的应用应当不成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继续去摸索、去探索,这是我们的体系。现在的问题是,脐带血,我自己感觉是我们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普及。
记者:脐带血移植对临床领域有什么重要意义?
王静波教授:
当然有很重要的意义!白血病病人需要做移植需要造血干细胞,“供者来源”是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独生子女政策刚刚解禁二胎政策刚刚开放,大部分家庭还都是独生子女体系。有一部分人群,比如说这群人是30岁左右的白血病病人并且是独生子,他们的孩子很小比如才两三岁,做不了供者,他的父母年龄很大已经60多而且身体不好也做不了供者——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找“非亲缘”和“脐带血”了。“非亲缘移植”受很多文化、思想的限制,比如供者自身的原因不能及时捐献,“脐带血”来源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来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