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汉戏班
全继春
汉剧是中国的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称楚调、汉调(楚腔、楚曲),俗称“二黄”。民国时期定名汉剧。角色大致可分为:净角,为大花脸,如包公等以唱工为主的角色;末角,即带白满胡须的男性老年人;生角,分为小生和须生、老生、其中黑胡子中年男子为须生,又可按文生和武生来分;旦角,分为花旦、正旦、瑶旦,青年女性为花旦,中年妇人为正旦,又称青衣,瑶旦当然是老年妇女了,也称老旦。丑角,也叫小花脸、二花脸。基本功以唱、念、做、打为主。伴奏主要乐器有胡琴、三弦、锣、钹、鼓、鼓板等。父亲曾是当地有名的民间艺人,他会唱桃源汉戏。年轻时和村里人组建了一个汉剧小戏班。各种角色基本齐全。父亲长相俊朗,扮相也自然好看。一般演生角,也就是现在拍电视剧中所称的男一号!出色的演技和唱功赢得了乡邻们的认可。那时候几姊妹走出家门,遭遇路人问起父亲的名讳几乎无人不知。 我们也常以此为豪。
从记事起父亲身体一直不大好。常隔三差五地到镇上搞中药吃,身体稍康健点就开始外出做点手艺活和唱戏以贴补家用,故在家的时日不多。父亲一生中钟爱的就是唱戏。尽管身体时常抱恙,却从不能削减他对唱戏的痴迷度。他们表演的戏曲有:《秦湘莲》,《穆桂英挂帅》,《王木匠做官》,《四郎回营》等等。那时候没有电视,乡下文化生活极为枯燥。红白喜事谁家做事接请唱戏犹如过年,格外隆重热闹。东家会张灯结彩地在开阔场地上扎起一个大大的戏台,条件好的东家会有祠堂台子可供表演。农村人白天需要忙农活,他们看演出的时间一般只能定在晚上。如若想白天看演出只能待到农闲时的冬天。附近的乡邻只要听说父亲的戏班来了都会兴高彩烈地奔走相告,然后趁早备好照明工具吃了晚饭匆速赶往戏场。年轻的姑娘和媳妇们会换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衣服忸怩不已地等候在戏台旁边。那些怀春的小伙子也会趁这个绝佳的机会接近心怡已久的姑娘。老头老太们会牵着孙子拎着小凳虔诚地恭候在那里。场地上的孩子们嬉戏打闹声掺杂着大人们不时地训斥声交谈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一片欢乐的海洋。往往开演前锣声会不绝入耳。此刻鸣锣俗称打闹台。是表示即将开演,再则表示通知台下观众快速前来坐好。正式开演时,会听到清脆的竹梆声敲响三下后其它乐器便依次奏响起来。台下的观众也逐渐变得安静。那些文质儒雅风流才俊类的当属于生角;威风凛凛头上戴花冠且插有两根长长羽毛,身着战袍拿着矛头红缨长枪,(很像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的红缨枪)杀进杀出的应该是王侯将相之类,大都属于净角类;头上高挽着云髻戴花插簪梳妆得很好看,且穿花色鲜艳的长衫罗裙之类,便属于旦角。如张飞,李逵这些山寨王的角色脸上那一道道油彩妆容涂抹得很是突兀的便是花脸。最令人捧腹大笑的当算丑角,那就是店小二和戏中的小人物之类了。父亲也偶尔客串丑角。有一出戏中父亲扮丑角时穿着长衫,鼻梁山根处涂着粉饼大小非常醒目的白色妆容,他佯装成读书用功的书生。把一本书用腰上的布带子长长地系住垂吊在屁股后面,走起路来会夸张的大副度晃悠,甚是搞笑!口里一本正经地念道台词:“我姓白,名叫白二(方言,实为“日”)鬼!……”说完还摇头晃脑地背着手在台上踱了两圈,然后在戏台椅子上气定神闲地坐下,再慢条斯理地取下屁股上吊着的那本书,故意颠倒端捧在手上装模作样地左瞧瞧右看看。逗得台下的观众只差笑岔气!父亲不光在台上表演,还常常做活时也琢磨戏里的表演情节姿势和扮相。有时在家做活时若没有旁人,会情不自禁的起身在屋里动手抬腿实地比划一番。记得有一次母亲叮嘱他煮晚饭,居然因此把饭煮糊了。惹得母亲一顿好的埋怨。对唱戏的热衷使他还干过一件糗事。那是一次临去远房姑姑村里演出时他门牙坏了突然掉下一颗。身为艺人台上的艺术形象需力求完美,面容上牙齿的忽然缺失很可能会导致这场戏演砸。然而去路途尚远的县城补牙已经来不及了。身为台柱子的父亲为了能如期前往演出,急中生智用新鲜竹子仿照那颗牙齿大小形状削了一颗假牙,再涂上和牙齿相近的颜料安装在缺牙部位,咋一看还真可以假乱真!可是,第二天在台上唱着唱着就出了状况,那颗“冒牌货”非常不给力地当众掉落下来。惹得台下观众哄笑不止,父亲他们只好仓徨收场……。
因为我是幺女,和父亲相处的时间相对于哥姐稍多些。高兴时父亲常讲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如他告诉我《四郎回营》就是讲叙宋朝时期抗辽英雄将领杨令公之四子杨延辉被敌军虏去后,偷偷逃回营房探母艰辛历程及与辽国妻子情感纠葛的故事。亦如《十字坡》这出戏就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小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追溯这部戏那深远广阔的历史背景。这些知识的奠定对我后来的生活有着不可置否的影响力。无疑也是父亲遗留给我的一笔财富!曾记得有一次我正端着小搪瓷碗吃饭,父亲那天似乎很开心,顺手找来一小竹棍让我一只手端碗另一只手拄着小棍并佝偻着身子即兴教我扮演成一戏中的老叫花子。口里教我念台词道:“江是江,海是海,江边的杨柳随风摆。鱼儿只为吞钩死,梁山伯只为祝英台。叫花子只为生活口,五湖四海走(将)来,走呀嘛走(将)来……”看我演得那么有板有眼,逗得全家人直笑得前仰后翻的。亦如一出戏叫《马氏嫌媳》的台词:“可恼啊!可恼!太阳出来红似火,老娘心里赛阎罗。自己儿子怀中宝呀!人家的孩子下油锅!下一呀嘛下油锅!……”这些台词像诗一样的押韵,多年后我便仍然能记得!只是那咿咿呀呀的唱腔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当有人唱起这种腔调的戏文我还是能听得出来的,也不由会怀念起父亲……。偶尔随父亲去戏班,他会让我到后台蹲在角落里和戏班的其他子女玩耍。瞅他们一个个不厌其烦地往脸上涂脂抹粉,再往头上不停地扣戏帽珠花,然后穿好各自的戏装。装扮后的模样犹如戏曲电影中的人物十分好看,我们心里甭提多么的崇拜羡慕。只是傻傻分辨不出戏台上究竟谁是我父亲!
那时候物资极为匮乏,戏班中的旋律乐器自然是没有电子琴之类的,得依靠二胡的填充。节奏的把握依靠敲小鼓和清脆的竹梆声。戏曲与现代音乐的最明显的区别是常用锣和钹。锣和钹不但可以协助节奏感,而且还有烘托升华剧情中的作用。 戏班因为没钱,他们的配置好简陋,除了具有几件上得台面的戏袍裙衫和有限的珠花外,其他许多物件是由父亲承头亲手制做出来的。如制做冠帽时他先把粘土捶揉成一个个需要的模具,再用布壳(泛指把块形旧布用浓稠的米汤糊裱在平板上成约三层一张张的物件,风干后一般用于做手工布鞋和鞋垫的材料。)按那个模具的尺寸裁剪好,布壳有韧性和张力可以支撑冠帽的形状。然后把黑色的金丝绒布重合粘贴在这种裁剪好的布壳上加以固定并进行修剪,再用各种工具缝制合拢,帽身便初具绉形了。其余部件工艺流程就简单多了。父亲制做这些东西时,每次都十分用心。如做状元帽子正前沿的小镜片,他打磨小镜片专注的神情连母亲都不忍惊扰他。镜片打磨好后再用材料把它粘贴到戏帽相应的部位上。同时半成品的冠帽上色也是他独自完成的。做完那些工序,父亲身上的衣服常会沾满斑斑驳驳的油漆,有时甚至是头脸上也会做成“花脸”。那个滑稽样常惹得我们禁不住地笑,见我笑父亲嗔怪地瞪我一眼也跟着笑出声来……。制作戏帽上的颤花球时,他先把细如毛发的铁丝用工具拧扭成无数个小小弹簧,然后把许多大红的毛线按需要的长度剪好,再把这些毛线段分等份各自牢牢地梱好,分别系在那些小弹簧的一端备好。再叫心灵手巧的姑娘大婶们帮忙用针逐个把毛线挑散成绒状,再由父亲按所需的大小尺寸修剪成一个个绒球安装在戏帽上。看到那些精美的成品,父亲会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戏班刚起步时,他们戏服是简单的纯黑色和红绿色的布质料子制作而成,色彩显得很是单调。参加唱戏的演员大都是本村穷苦人家,一般都是趁着农闲出来演出。他们也就十几个人。有时候这个角色下场,还需马上换妆再上场客串另一角色。遇上有紧急特殊情况,还会需要人临时救场的可能。我叔叔就仗着身材苗条装扮过丫环救过场。有一出戏里父亲和我叔两兄弟同时上场扮书生兄弟上京赶考,途中盘缠用尽,黑心店主便要留下年轻俊美的弟弟用以装扮成婢女卖掉抵账。无奈之下兄弟挥泪别过的场景引起台下的观众也都泪水涟涟深受感染。弟弟这一角色本来一向是由女演员来装扮的。女演员临时有事,年轻的我叔只得顶上了。当时,无论是表演还是唱功以及台上对白应该是发挥得极致了。身为母亲的奶奶甚是骄傲。也使得她常追随好远看他兄弟俩演出。那时候,我父亲和叔叔便常会早早的把她座位安置好。使她最大可能全方位视角可以看到戏台上的演出。他们的戏班慢慢在三乡四界的乡下小有名气且常有人预约接请,也有了点收入。为了戏班的发展,大家分了一小部分钱补贴家用外,大部分钱用来置办更华丽更专业的戏服和道具。那年冬天,父亲和戏班里的一位老戏骨带回了两只硕大的木箱,每只木箱足可以装得下一个两百斤的胖子。从他们的谈话中得知,里面装有新买的戏服――扮皇帝的龙袍和大臣的蟒袍各一件另加一套凤冠霞帔。放置在我家由父亲保管。在期待中的一天,终于父亲打开了那两个戏箱。那耀眼的皇袍让我们一览无余看了个够。它是上乘黄缎面料,手感光滑柔软,袍子上前胸和后背两条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的五彩龙是手工绣制而成。龙头上犄角和四肢是金线缝制,两只大鼻孔里各有两根好长的金黄色毛须,每块鳞片金光闪闪清晰可见栩栩如生,整一个气势磅礴威武霸气的样子。一眼就能看出不同于一般的做工。蟒袍也一样做工精细,同样深棕色袍身的前胸后背两条大蟒蛟像两团翻滚的乌云,红金线填制的眼珠黑丝线点睛,血盆大口上两颗长獠牙惊悚中透露着威武雄壮。最好看的是凤冠霞帔,从木箱取出顿感四壁生辉。那凤冠主色调是银白。冠帽上满是银白的珠花,且由头脸部位向冠顶呈扇形扩散状逐层散开。珠花的形状也由小变大不断递增。耳朵部位有两个对称翘起的如同雀尾的蓝彩色装饰,用以掩饰保护耳朵。同时对称垂下三四条长长的中段有贯穿如意装饰的细珠链,珠链一直垂落到前胸部位。凤冠的脑后顶部是缕空的,黑色发髻的下周围是用银白色流梳细珠链作遮掩。整个帽子让人爱不释手,谁都有戴上过把瘾的欲望。和凤冠配套的服装称霞帔。它的颜色一般是大红,大红像征吉庆喜气。这件霞帔也不例外是大红缎子面料,上面色泽鲜丽的花纹图案无不显现出无比的尊贵奢华。长长洁白的丝质水袖使穿着者无比妩媚,仪态风情万种!凤冠霞帔一般是古时候上层社会如公主,郡主等高贵女性的穿着,也可以用作富有的家庭女子出嫁时的婚装。父亲珍爱它们如同宝贝,从不允许我们去打开触碰。无疑这几样行头成了他们的镇班之宝。
如此过了好多年,后来当地有了装备更为精良人员更为年轻齐备的阳戏剧团。以及电影、电视的取代,使得父亲的戏班也慢慢地走向萧条没落。他们在演出完最后一场戏后,由于天气不好,便把戏箱就近暂时放置在一位戏班表叔家里。谁知这一搁置竟是永远的封存!晚年时的一天,表叔来看望病中的父亲,父亲还过问了那几个戏箱戏袍是否完好,还顺便嘱咐一旁的二哥有空取回来。看着身体每况愈下的父亲,二哥顺从地点了点头。繁多的琐事,使得二哥没能及时取回。父亲弥留之际躺在床上握着二哥的手,空洞的眼睛盯着天花楼板喃喃地叮嘱道:“二佬,你要去栋儿叔家要把那两个戏箱取回来……取回……来”。说完,他紧握的手缓缓地从二哥手里松开垂落,眼睛永远定格在那里……这件事成了父亲的终生遗憾。也成了我们心里永远的痛。父亲心里其实是一直渴望能重振戏班,重返戏台!那是他心中一个永久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