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论语》学习打卡第30-26天

2022年12月20日(冬月廿七)星期二  晴

《论语》学习打卡第30-25天

《宪问篇》第20章感悟:

子曰:“其言之不怍,其为之也难。”意思说,我们不能把一件事看得很简单,我们要敬畏每一件事,认真去实践,认真去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成功。如果只是说大话,没有什么实际经验,做起事来很困难,因为干活永远比说话难。我们应该倾向于做一个刚毅木讷的人,做一个临事而惧,好谋以成的人。

《宪问篇》第23章感悟: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樊登老师说,在这里上达指的是君子在一起讨论的是学问、哲学,讲究的是有知识,有追求。而小人解决的是办事方法、人情世故这类事情。我就突然感慨,原来我家先生是“君子”,而我是“小人”。先生讲究的是做学问、有追求,所以我们的家庭前进方向是正确的;而我这个“小人”则解决一些具体的事务,把家庭打理好,把家庭外的人情事故处理恰当。你看,一个和美的家庭是也需要“君子”和“小人”协力的。

《宪问篇》第24章感悟: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学知识是为谁而学?应该为自己而学。当我们读完一本书,经历过一场事,首先应该想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我能改变什么,而不是去批评指责别人。当一个人学到东西不断去审视别人,指责别人,把标准运用评判他人身上,方向就是错的。别把自己学成一个手电筒,总是照见别人的不足,觉得别人不够好。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首先用在自己身上,先对照自己:我可不可以变得更好?我可不可以更努力一点?我们首先要学会批判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想法。经常反思和批判,才能不断进步。这一点我有体会,我发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书的类别越来越多,见识的人越来越多,就不敢再轻易评价别人。自己从心底深处越来越敬重每个人,越来越理解每个人的不容易,或许这就是悲悯之心吧。

2022年12月21日(冬月廿八)星期三  晴

《论语》学习打卡第30-26天

《宪问篇》第25章

蘧伯玉使人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使者出。子曰:“使乎!是乎!”

感悟:我们要深刻领悟单位的核心价值和愿景规划,要能准确概括单位的价值理念并且认真实施。如果适时适地宣传出去更好,能让别人更多的了解自己的单位,让没有来的心生羡慕,已经在的踏实工作。

《宪问篇》第28章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感悟:仁者有三德,即不忧、不惑、不惧。

不忧的原因是自己尽力做事,并且努力做好,尽人事,知天命;不担心金钱、权利、地位;没有对自己的过度担心。准确的说是因为心里装的是天下,有更大的愿景,所以“不己忧”。

不惑就是不被外界迷惑,不为身外之物迷惑,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智者是不会被诱惑的。

而勇者之所以不惧,不是不害怕,而是怕也要向前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日课程内容: 0176.《宪问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缩小自己的影响圈 0177.《宪问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重启出发阅读 689评论 0 0
  • 宪问篇25-29章内容 14.25:蘧(qú )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
    馨韵珍Jany阅读 962评论 0 1
  • 学习心得: 1)一个好的下属是能够看懂领导的行事原则和做事目标的。 2)人贵在自知,在什么位置做什么事,不用去为不...
    暖暖1314阅读 884评论 0 1
  •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榖[gǔ],邦无道榖[gǔ],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
    开心本人阅读 3,811评论 0 10
  • 《论语》原文 (完整版) 重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学而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兰陵笑笑生666阅读 3,5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