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诗歌是语言艺术
嘉兴教育学院 徐志平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的这两句诗道出了他对于诗歌是语言艺术的深刻认识。
我国是一个诗歌古国,古诗词是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的播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重视古诗词。
诗词是语言艺术,中国古诗词更是充分发挥了中国汉语文字的特点,把这一特点发挥到极致,创造了世界上独一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诗词。我们知道,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是口头的,文字是书面记载的语言符号。文字记载的书面语言分为表音和表意两大类。表音文字仅仅是语音的符号,例如西方的英语、法语等,它用ABC等符号表示,本身没有意义。而表意则不仅是语音的符号,它还包含了语言的含义。
我国的汉语则是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例如“文化”这两个字:
甲骨文的“文”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解释此字的本义:
“错画也,象交文。”意思是交错刻画的花纹,其图像是花纹的样子。
其原意是人身上的花纹,古人有纹身的习俗,故其像是一个人站着,胸前有交叉的花纹。所以本义是人身的花纹,引申出去,天上的花纹是日月星辰,为天文;大地的花纹是山川河流;河流的花纹是水波,这些看得见的后来加上了绞丝旁,变成“纹”。人文则是人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精神的、物质的。
“化”是一个象形兼会意字,《说文解字》解释此字本义:
“教行也。”意思是通过教育人发生了变化,所以左面是一个人站着,右面是一个人倒站着,发生了变化。所以教育古代称为“教化”。
“文化”两字连起来,就是人类用自己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文明成果来教育、改变人类自己,这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化”含义基本相同。
再如“诗”:
《说文》:“诗,志也,从言从寺。”这是个形声字。
《毛诗序》说: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这个字的本身就包含了诗的本质特征,它是人思想情感的表露。所以,中国汉字本身就是意蕴深厚的文化。汉字的含义非常丰富,由其本义出发,又有其引申义、比喻义,每一个含义字典上称为“义项”,有的字的义项多达几十项。
汉字不仅本身包含多种含义,而且形式上都是四方块字,每个字有不同的形状,具有美的形象,用书法表示出来,又是艺术的珍品。构成诗,具有整齐、协调的形式美。
汉字又有不同的读音。从其音来讲,有四声五音,富有音乐美和韵律美。古人又把汉语的四声归为“平”与“仄”(上、去、入)两大类,并运用到生活和写作的各个方面,从而构成抑扬顿挫、富有变化、美妙动听的语音。如果不注意平仄搭配,读起来就缺乏变化,显得单调,有时甚至很拗口。我们很多成语就是如此。如:成语“山青水秀”(平平仄仄),“语重心长”(仄仄平平),“江山可改,本性难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唐以后将这一规律用至诗词中,形成诗词的格律,构成抑扬顿挫的变化。
诗歌又须押韵,也称协韵或叶(也读协)韵,这是诗歌的重要标志,古人把不押韵的称散文,押韵的诗等称韵文。押韵是同韵母的字在相应位置上重复出现(一般是逢双句的末尾)。在相应位置上重复出现的同韵母字,称为韵脚。第一个韵脚的出现,称为起韵。一首诗的后面几句的韵脚要跟随起韵的韵脚,选择同韵部的字作为韵脚,这就是押韵。诗歌押韵体现其音乐性,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前后贯穿、铿锵和谐的音乐感。
汉语语音中又有双声、叠韵、叠词。
“双声”是指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珍珠”、“参差”、 “踟蹰”、“犹豫”、“沦落”、“凄清”、“凄戚”,“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白居易)等。“叠韵”是指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窈窕”、“彷徨”、“徘徊”、“光芒”、“贪婪”、“刚强”等。“叠词”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双声、叠韵、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语音的音乐性。双声、叠韵等连绵词在《诗经》、《楚辞》及古诗中经常可以见到。杜甫有首《宿府》的七律,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这是杜甫流落四川时所写,在秋天深夜忧虑国家和个人家事,回顾自己的行迹遭遇,写下此诗,表达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诗中用了许多双声、叠韵词,增加了此诗的感染力,仿佛能听到诗人的叹息声。其中“清秋”、“永夜”、“荏苒”为双声词,“幕府”、“独宿”、“江城”、“月色”、“风尘”、“萧条”、“伶俜”、“栖息”为叠韵词。
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被人称为是运用叠词最为成功的一首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遍地黄花堆积,憔悴甚,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到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在金兵占领她的家乡后逃难到南方所作。金兵的入侵,使北宋王朝灭亡,国家遭难,百姓遭殃。李清照也经历了丈夫早逝、收藏的金石藏品散失、一个人孤零零地流落在江南的遭遇和痛苦。这首词表达了她晚年的这种生活和精神状态。一开头14个叠词,被人誉为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且分别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寻寻觅觅”,是指她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恍惚、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她失去了国家,失去了家庭,失去了丈夫,失去了安定的生活,失去多年收藏的心血,失去了一切,失去了精神支柱。“冷冷清清”是指环境。“凄凄惨惨切切”是指由不幸的遭遇引发的一种心理状态,整天处于悲伤愁绪之中。整个一首词,充满了感伤。全词通过白描手法,其中18个叠字,更增添了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从字的意义来说,一个字又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多义、近义、同义等,从而构成了诗歌的丰富性(表层义、深层义、多层义、不确定性)。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一带(长江以南)碰到李龟年时所写的诗。李龟年是唐朝宫廷乐师,善于弹奏歌唱,为皇帝、王公贵戚、权贵演奏歌唱,深得唐明皇的赏识,每次歌罢能得到成千上万的赏赐,家中富有,建有豪华住宅。但是“安史之乱”后,一切化为乌有,流落江南,卖唱度生。杜甫见此,深有感触,从此事感慨大唐帝国的衰落,写下此诗。杜甫诗非常讲究语言的运用,首两句对仗,回忆当初经常见到李龟年时是在唐明皇弟弟岐王、唐明皇的宠臣宫中监崔涤的府上,为这些权贵演唱。
这里的“寻常”对“几度”,都是数量词,古代八尺为一“寻”,八寻为一“常”。充分利用汉字的多义,巧妙借用成对。后两句写在江南的春天美好风景中,碰到流落卖唱乞讨的李龟年,而他自己也漂泊流落。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无穷的思索和回味。
正由于汉语多义的特点,给古诗词带来了多种理解。读古诗词,首先弄清它字面上的表层意义,再分析它的深层意义或者比喻、象征意义,再挖掘是否还有多种理解的意义,一首诗能达到这样的地步,诗词艺术的魅力也由此产生。
中国汉字十分丰富,同一个事物,往往有许多不同的词来表达,意义上有大小、轻重、雅俗等细微的区别,这为写诗提供了方便,可以挑选最合适、如果是格律诗则符合平仄的要求。比如用眼睛看,有瞧、视、瞥、眯、瞄、瞪、窥、望、瞻、盯、睹等等,使用时可以挑选,使表达精确。毛主席的《七律》(长征)据说原来第一句为“红军不怕长征难”,但“长”是个平声字,根据格律要求,这里应该是个仄声字,就改成了“远”,“远征”与“长征”意义相近,又符合了平仄要求。又据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句原来为“金沙浪拍云崖暖”,而前面已有“五岭逶迤腾细浪”,“浪”字重复了,于是改成了“水”,水与浪字都是仄声字,主要是不重复。《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谈到《诗经》中语言特点时说:
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暳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以夺?
正因为汉语的丰富性,使古诗词的表达如此精确,如此贴切,如此优美。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闻一多、梁实秋、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提出诗歌须“三美”的主张,就是要学习古诗词,充分发挥汉字的特点。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了新诗,以胡适、郭沫若为代表,虽然他们都有成功之作,但胡适的有些新诗浅显,缺乏韵味;郭沫若的有些新诗散文化,缺乏韵味。针对这种情况,新月派提出“三美”,
即诗歌要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音乐美主要是指诗的语言要有节奏韵律,要押韵,朗诵吟唱时能抑扬顿挫有音乐之美;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语言要形象、生动,注意辞藻的精炼、优美,读来使人能身临其境;建筑美主要是指诗要充分发挥汉语言方块文字的特点,构成比较整齐或参差的句式与章节,犹如建筑一样给人视觉上以整齐、均匀之美。古诗词充分体现出这“三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说是新诗“三美”的代表。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写好诗词要精心组织好语言。我们常用的三四千个汉字,经过诗人的精心巧妙排列组合,构成了千姿百态的优美诗篇。但是这种组合排列不是随意的组合,鲁迅先生《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中曾经讽刺过一些冬烘先生的作诗:
《绿野仙踪》记塾师咏花有句云:“媳钗俏矣儿书废,哥罐闻焉嫂棒伤。”
自说意思,是儿妇折花为钗,虽然俏丽,但恐儿子因而废读;下联较费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来,没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为防微杜渐起见,竟用棒子连花和罐子一起打坏了。这算是对冬烘先生的嘲笑。
写作诗词是一种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千百年来,古今诗人凭借几千个汉字,创作出了千千万万的诗歌,一不留神或有意无意间,就会落入前人诗词窠臼,写出似曾相识的诗句。但是诗词创作又离开不了这些常见的生活和语言,这就需要创新,于平常中见新奇,于熟悉处见陌生。
所以有人说,写作诗词或文章要达到“熟悉”与“陌生”的统一。
何为“熟悉”?是指诗词写作所使用的材料与表现的语言载体是大家都熟悉的,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社会生活,尤其是使用同样的语言。何为“陌生”?是指诗人利用大家熟悉的语言、使用大家熟悉的生活材料,独特的构思,独特的使用自己的话语系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既在人们意料之中又能出人意外的诗词作品。 要达到“熟悉”与“陌生”的统一,就要建立起自己的话语系统, 所谓 “自己的话语系统”,是指带有个人色彩的语言和使用特色,不人云亦云,不用“套话”。美学家朱光潜《咬文嚼字》中批评过这样的现象: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做诗文的人都依靠《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事类统编》之类书籍,要找词藻典故,都到那里去乞灵.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它们是从前人所谓“套语”,我们所谓“滥调”。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们所说的“套板反应”。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人生来又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你如果随便在报章杂志或是尺牍宣言里面挑一段文章来分析,你就会发现那里面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大半都由“套板反应”起来的。韩愈谈他自己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 对于如何避免走进前人窠臼这个问题,古代人也经常碰到。清末诗人樊增祥为《天放楼诗集》所作序中说:或又谓:“诗为古人说尽,不必复作。”此又无知妄论也。世运递嬗,光景日新而日奇,诗境即因之而生。今吾所读之书,多古人所未读;所见之事,皆古人所未见。但有古人之才之笔,而以彼未读、未见之书与事一一擷其英而纪其实,吾未见今不逮于古之所云也。另一位更有名的“宋诗派”首领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也提到:字皆人人能识之字,句皆人人能造之句,及积字成句,积句成韵,积韵成章,遂无前人已言之意、已写之景,又皆后人欲言之意,欲写之景。
这就是说诗人要建立自己的话语系统。如何构建自己的话语系统?
我以为一是要大量积累语言,积累多了,“量变”到“质变”,为自己的话语系统建立扎实基础。
前人评论辛弃疾的词:“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笔力之峭。”(吴衡照《莲子居词话》)现代语言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语言积累,“聚合”在大脑中,当在特定的 “语境”下使用时,便会会聚起来,供你选择,然后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律“组合”成不同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其中的基础是“积累”。这也是“熟悉”与“陌生”的统一。而积累语言的途径是书本和生活。
二是要善于学习、借鉴、创新前人语言。
不少人喜欢写诗,但不去大量阅读前人的优秀诗篇,希望走“捷径”。实际上,大诗人也是学习各家而成就的,诚如杜甫所说的“转益多师是汝师”。古人的许多名句、名篇大多可看出这种学习借鉴创新的痕迹。如被人誉为“名句”的王勃《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两句,就是从庾信《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及沈约《宋书·良吏传》中“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晴与晚节并茂”中学习借鉴而成。再如广为人知的陆游《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从整体构思结构来看,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相似: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而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名句,我们也可从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忽与前山通”及王安石《江上》“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中看到影子。三是要善于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提炼别样的意境。同为咏柳,唐代贺知章的笔下的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胜剪刀。”宋代曾巩笔下的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借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南宋杨万里笔下的柳:“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贺知章借杨柳写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曾巩借柳讽刺那些仗势欺人的权臣,杨万里写出柳条的可爱,各有新意。唐诗的重形象,宋诗的重理趣,也在三首小诗中体现出来,要写好诗歌,要写出新意,关键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其主要途径一是多读前人佳作,多积累(思想、知识、技巧等),而一切积累的载体是语言,所以,实际也就是积累语言,这是写好诗歌的根本;其次是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体味生活,体味社会。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诗人的境界须有诗人的素质,而诗人与常人的区别就在于诗人能面对社会生活“能感之”与“能写之”。“能感之”即是凭着诗人特有的敏感从人人常见的社会生活场景中感受引发出诗意,“能写之”即是指诗人又须能把感受到的诗意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好多人有了感受难以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出来,所谓“书到用时方很少”,就是指语言积累的不足。我在嘉兴老年大学教古诗词有好多年了,不少人急于就成,一上来就要写诗,我就告诉他们读读宋代吴可的《学诗诗》:
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古城扬州大鹏扶摇文学社是个诗才济济的诗词爱好者团体,《延黄风骚》是他们的诗词作品集子,欣赏着这些诗作,如行山阴道上,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群主小董要我为这个集子写几句话,盛情难却,翻出旧文,略加修改,愿与大家共勉。 2020年7月13日
卷首诗
禺农(冷侬君),著名军旅诗人。
初夏 青翠的雪,铺砌原野
积满了树枝
空中飞扬着绿色的音符
南方,道路在广阔的绿茵上伸展
与天边的霞云相连
风释放了我的心情
把城市浓缩成碧海中的埠头
我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所有的抵达
都是风的安排
前方充满惊奇
每一次出发,风和日丽
在最好的时节
遇见了你
目录
(排名不分先后)
丁兆松 王世浩 陈和明 徐润群 曹瑞海 李玉强 董正元 徐坤庆 张正祥 张孝良 李梅芳 孙 琴 仇国安 孙广林 顾林泉 朱 琳 王国霞 陈井马 黄伟红 肖 月 叶 野 寒 冰 付宝琴 唐广才任羽皋 刘金龙 曾 林 张光友 李 丹 杨晓平郑慕天 马 超 李维先 杨 博 吕 语 黄林红孙 荣 白增志 李学成 彭 丹 宋世瑞 石治平娄义华 冯 涛 刘俊新 刘仁平 武建华 冯常桂 董晓武 李建勋 王玉林 贾玉友 吴继忠 刘小保 王玉清 傅 礌 和国连 王 力 罗飞驰 廖锦正 胡诗英 王钦荣 孙 军 佘以松 孙 杰 许双玲 庞乐民 任燕鸿 邵美玲 梁俪匀 何运平 贺 娟
赵鲁白
吉 硕 吴立峰 智坚和尚
…………
赵鲁白系简书文笔者敝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