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七哥出家的消息,看到七哥穿着僧袍站在寺庙门口的照片,我热泪盈眶。
一个人追求自由,追求灵魂的洒脱到了这种境界,是我等凡夫俗子无法企及的。
也许除了七哥还有很多这样的人,但是七哥是让人知道并且能给别人积极影响的人。
我们之所以崇拜别人,因为别人做了我们想做而没去做的事。我指的不是出家,而是对自由的探寻。
七哥之所以收获那么多粉丝,与其长期提供的价值有关,更与其所传递出来的人生理念有关。
人们对自由的渴求好像从来就没有终止过,从“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一诗中可以看出故人对自由的追求。
诚然,大家都知道,初中高中是所谓的青春叛逆期,所谓的叛逆其实就是涉世不深的小年轻儿们在心底寻找小小的自我,听从了自己的声音,做了点错事,
过了这个时期,成为成年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便是错了,也得自己承担责任,所以在疯之前,往往要三思一番。
即便是追求自由,也要思量家庭、亲人,多多少少也会受到牵绊。
冯小刚大家都知道,出了名的大导演,前几年把贺岁片几乎包圆了,今年一部《老炮儿》再一次亮出了自己的不凡,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的很自然,就是想拍点自己喜欢的片子,别人喜不喜欢无所谓。
要我说,这是冯导在追求“道”的过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然了后续还有自我超越需求,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冯导是在实现五种基本需求上继续超越自我,所以才给观众留下了很多堪称经典的影片。
回过头再说七哥,在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后,继续追寻叫做“道”的东西,活的清净超脱,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劳心费力,一切那么的自然而且宁静,仿佛生命静止一般。
如今,我、我们这个年龄段是活在第四和第五需求层次阶段,自我的价值仍未实现,更不用说是超越自我了。
很多人在网上留言问我坚持写作的原因,我想说的是,当你有一个爱到骨子里的喜好,就算是客观条件很差并且有很多不足的情况下,你依然能偷着瞒着的去做。
如果你没有坚持,只能说明你真的没有那么喜欢。我一天不写浑身难受,就跟有烟瘾的人一样,瘾来了没烟抽的道理一样。
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晚安。
本文作者:大地行者,资深背包客,酷爱旅行,扬言要走遍天下,故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