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段视频很火:某县街头的清晨,一位父亲当街暴打女儿,揪着女孩的头发拖着走,下手非常狠重。据了解,这个女儿只有十来岁,正上初中,居然夜不归宿。虽然这位父亲暴打孩子的行为不对,但小小年纪夜不归宿,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不会好到哪里去。
相信大多数的人父母者都能理解这位父亲“爱之深痛之切”的心情,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狠狠地打也难以抵消父母对孩子无望的未来的恐惧。许多家有男孩的父母常说:男孩太捣蛋、太费劲,还是小女孩好。殊不知女孩教育不好,更不省心,惹得祸、丢得人更大。
乖乖女清秀可人,在父母的安排下结了三次婚,最后却沦为杀人犯。
近日在《警世通言》中读到这样一则故事《计押番金鳗产祸》,讲的就是女孩子教育不好惹事生非,连累一圈人送命的故事。
这段故事有个引子:北宋徽宗年间,京都汴梁城内有一官人计安,一日闲来无事到金明池上钓鱼,结果钓起一条会说话的金鳗。这条金鳗自称金明池掌,如果放了它,管教计安富贵不可限量;如若害了它,管教他一家死于非命。
计安虽感到奇怪,但还是把它带回了家,因急事外出忘了交代妻子,结果妻子把金鳗烹煮做成了晚餐,就此一场祸事绵延开来。
后来计安夫妻生下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庆奴。庆奴不但生得美长得好,夫妇两人爱若掌上明珠,延请老师精心培育女儿,教得女孩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
后来遭逢靖康之乱,一家三口逃到临安府。为了生计,计安衙门上班之余,兼职在家开了个酒坊,招了一个流浪此地的孤儿周三当伙计。日计安常上班,老婆领着女儿照看着家里酒坊,妥妥的幸福小康生活。
“女大不由爷”。虽有母亲日夜看守,庆奴和周三这对青春男女仍然在父母眼皮底下做成了好事。眼瞅着女儿身子日益显怀,一心指望着女儿攀龙附凤的计安夫妻无奈之下将周三招了上门女婿。
结婚一年多,小夫妻俩感情很好,暗地里就想搬出去另过,故意在家不好好干活,晚起早睡瞎胡闹。计安夫妻一怒之下把周三撵了出去,庆奴也不敢替丈夫吭声,只得生离死别。
后来过了一段时日,计安将女儿嫁给一个年龄大得多的低级武官戚青。嫁过去后,庆奴嫌弃戚青年龄太大,整日找事吵闹。
眼看过不成日子,计安仗着自己在公门的便利,告托官员判两人离婚。古人结婚程序走下来非常繁琐,花费也不少,戚青被判离婚后感到很窝囊,喝醉了就在计安门前骂,甚至一日指着计安鼻子道:看我不杀了你这狗男女不信!”
庆奴在家不及半年,老两口又着急慌忙地将她嫁给一个在本地公干的外地军主簿李子由。庆奴跟着他过了几个月的好日子,吃好的穿好的毫不快活。后来公干结束,庆奴跟着李主簿回到了家乡。李主簿的原配大老婆很厉害,看到庆奴年轻貌美很是嫉妒,一见面就将庆奴的华服剥去、头面首饰摘下罚去厨房做粗使丫头吃尽了苦头,李主簿大气也不敢喘。
后来李主簿想个法子,劝说夫人把庆奴卖出去,自己偷偷安排可靠人张彬把庆奴安置另一处不远的住宅供养,自己得空溜达过去寻欢作乐。
安稳日子没过多久,一天李主簿不在外宅,他7岁的儿子佛郎过去完,却撞见庆奴和仆人张彬正在暧昧吃酒,庆奴一惊之下居然勒死了佛郎,随后和张彬一同逃窜到了镇江。
张彬因为惦记家中老母,也因为庆奴杀死小主人一事又惊又怕,到镇江后一病不起,随身携带的财物很快花完。为了生计,庆奴只好到各酒馆卖唱挣钱度日。
另一头周三被赶出家门后穷苦潦倒,一日从计安门前过,计安见他可怜把他拉家里喝了顿酒。时值深秋,周三喝酒出来后感到很冷,就又偷偷进入计安家,准备老两口睡后偷拿些过冬的衣物。谁知计安两口掌灯查看院门,周三怕被当贼捉住,下手将老两口杀死后卷走财物逃窜。
因为戚青的酒后狂言,众人怀疑计安夫妻是第二个女婿戚青所杀,戚青成了刀下的冤死鬼。
巧的是周三也逃到了镇江,与卖唱的庆奴再次会合。有了周三,庆奴很快不把生病的张彬放在心上。张彬连病带气一命归西。
庆奴后来知道了周三杀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依然和周三鬼混在一起,为了生计继续卖唱,直到有一天被官府抓住砍了头。
女孩富养,富养什么?
围绕着庆奴短短的一生,就有7个人因她直接间接丧命。庆奴一出生就拿到一副相当不错的命运牌,父母宠爱、家境小康自身聪明伶俐多才多艺,为什么还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这个故事表面上看在讲一条金鳗的复仇,剥去其神话的外衣,其内核就是一个活脱脱女孩教育失败的典范。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庆奴身上有3个特点:
1、意志薄弱禁不起诱惑。庆奴明知父母对自己有很高期望,希望通过自己联姻攀附官宦人家,奈何经不起诱惑,轻易就被周三勾引过去,毁了父母的打算也毁了自己在婚姻方面更好的前途。
在李主簿那里当妾,刚开始被罚做粗使丫头时生活暗无天日、痛不欲生,后来被李主簿想法养在外宅,一旦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立马好了伤疤忘了痛,没想过这终非长久之计,想法离开此地,而是“饱暖思淫欲”,没有从年少时偷情毁了自己的婚姻前途中汲取教训,背着老公又和仆人张彬勾搭起来。可谓记吃不记打!一个劲由着性子放纵,心中没有对婚姻的敬畏之心,以勾引为开头,以背弃为结尾,她就这样一步步被命运推至深渊。
2、胆小懦弱没原则。结婚前,周三“直是亲力,却不躲懒”;婚后,“俩个暗地计较了,只要搬出去住”。注意,书中用了“暗地”
作为家中的独女,招周三这样的孤儿做上门女婿,平常有啥事有父母撑腰,协助父母把家管理好,这是庆奴最应该做的打算。但事实是,庆奴心心念念想搬出去。为什么?
没有人甘心永远当父母眼中的乖娃娃,乖乖女也有当烦的时候。婚后自我意识觉醒,她想独立生活,但是顺从父母习惯了,她不敢大胆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只会怂恿丈夫不好好干活达到让父母把两人赶出家门另过的目的。谁料父母把周三赶跑了,她不敢吱一声,只会暗暗叫苦。这为她今后坎坷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伏笔。
流亡途中,得知周三杀了自己父母,仅是大哭几声就“无言可对”,既没有为父母报仇也没有分道扬镳,她选择了依旧和他在一起鬼混。
3、没有责任心。作为家中独女,她不想着如何协助父母把家里营生打理好,如何供养父母天年,只想着逃离父母要自由、摆脱原生家庭,以为这样自己就能过得更好,丝毫没有为父母着想的念头。
亡命天涯中,她一遇到周三就抛弃了生病的张彬,只要自己舒服谁都不放在心上,视情人的生死如草芥。
计安夫妻对女儿期望甚高,一心想靠女儿攀个官府亲戚,对女儿的教育不可谓不用心,书中写道“那女孩……伶俐聪明,又教成一身本事。爹娘怜惜,有如性命。”
和现代父母一样,计安夫妻高度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技能培养,花费的钱财也不会少,但从庆奴的一生来看,计安夫妻显然却忽视对孩子个人品质的培养,结果导致女儿性格缺陷:放纵自己的情感,不知隐忍克制,遇事没有主见,做事不考虑后果。三段婚姻,看不到庆奴对爱情对生活的真心追求,看到的只是她在生活的河流中顺流而下,最终跌入犯罪的深渊。
庆奴就是那种很多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乖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宠爱、迎合父母的期望,她努力学了各种本事;父母让她离婚,她不敢吭声;父母让她嫁给不如意的对象,她只有答应……
女孩子善解人意、体谅他人是优点,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思维方式在给女孩带来优点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烦恼:
为了取悦他人,常常隐藏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了不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她往往不会说“不”……
一直在这样的思维下生活,人会越活越累,慢慢会长成一个没有原则、没有立场、懦弱无主见、没有责任心的人,生活过不好是大概率的事情。
对女孩的教育应该更细心、更耐心,在培养她掌握各种特长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倾听她内心真实的想法,让她知道:懂事听话固然很好,但一定要首先学会爱自己、听从自己的本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自信、坚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勇敢女性,才能更好地把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