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网络上看到一个段子,“南方人之所以近年来闹着要供暖,是因为没有网络的时代,他们不知道北方人过的这么舒服”,段子归段子,互联网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大学以来,我每年会从生活费和兼职的费用中来旅游,姑且称之为旅游吧,毕竟去的每一个地方待留的时间都不长。
父亲喜欢旅游,他说等我和弟弟大学毕业后就带着我妈到处走山访水。我身上很多优缺点都源自于父亲,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我也觉得事物最好是未知;父亲喜欢旅游,高中的时候就坐飞机去见他武汉的笔友。
在大二那年,珠海开通了直达北京的高铁,他从外地回来兴奋地告诉我,有时间一定要去一趟北京。直到今天,父亲还是很忙碌,反而是我,去了一些地方,也体验了些地方的热情好客,风土人情。
|| 初次背包客
如果你有多余出来的房间,会考虑拿它来短租,还是会邀请陌生人来免费住宿?我看到这个话题时,第一念头是,当然拿来赚钱。
常年在外走的人,还是有山野风和城市风的区别。走山野派的人,一般背上个背包就走,偏户外型;而走城市风的人出门往往要拉一个行李箱,东西准备的妥妥贴贴。
一开始我认为这两种人的旅行理念不一样,但实际上只是大家探索世界的方式有些差异,求同存异的时候能收获最棒的旅途趣闻。
早在12年我就是一名背包客,有过不少的沙发客经历。北京、拉萨、桂林、长沙,而第一次当沙发客的经历就在桂林,大概住了一个多星期,住的地方不大,两房一厅。
老板是玉林人,有时间会带我们去玩,划竹筏,抑或带我们去吃当地的小吃。几年过去了,直至今天,彼此还会问候对方的近况。
如果你是一个喜好交友的人,喜欢听外地人或者外国人给你讲各地的风俗或他们的旅行经历,你也有展现你家乡的美的愿望,你会不会很乐意带他们去尝当地的美食,这样免费的劳动,你愿意分文不取吗?
|| 未知的旅途
喜欢敲定一段旅程的感觉,觉得自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旅行家并具有极大的自由。
去年五一,去完怒江之后,朋友决定打道回丽江,我却回到一直掂挂着的诺邓古村。
这一座千年白族村,仍保有千年前古朴的样子。古朴的村落固然能吸引人,但让我停留半个月之久的却是一家客栈——归真小筑。入住的这段时间里,客栈内客人并不多,经常是我和老板两人,每天遛狗、晒太阳和摘桑葚,仿佛过上了老年生活。
客栈的老板也是一位90后姑娘,从客栈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出她是花了很大的心血,我想我应该感谢老板打造出这么一个如此值得让人留恋的地方。
离开时想着待院子苹果成熟时,再回来一趟,住上十天半个月。但事与愿违,九月中的确是来了大理,却因为赶其他的行程,苹果落尽,依然在远方。
跳出文艺的范畴,这段没有被提前定价的旅程,未知给我带来的都是惊喜。
|| 来广州 我请客
大学有一回在河南龙门石窟游玩的时候,曾经有两位外国人想在景区看各种佛像,但又碍于自己看不懂中文有些牌子上写的中文介绍看不懂,我和好友当起他们的向导。
绕了一个下午之后,两位老人掏出钱表示感谢,我们多多少少有些惊讶并拒绝他们的好意,告诉他们自己并非导游,只是自己也想结交一些国外的朋友。
我大概也能理解他们,在发展中国家旅游时,总会碰到不请自来的所谓的导游,比如去泰国或者越南,过海关的时候,都会要求给一点消费。所以他们会习惯给一些小费答谢,甚至打发。
但我相信,换做年轻人,他们会扎堆一块玩,会谈天论地,不会用这种方式来交友。
即便我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不一定每一段相遇都会上升到兄弟姐妹的友谊。说这些只是想说明,在想和不同地域的人交流的时候已经得到自己想了解的部分,这已然足够。
写完这些后,我突然想在朋友圈发一条,我在广州,带你走走红砖厂,小洲村,这里有点都德茶楼,这里有各种生滚粥、糕点、包子...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