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练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萧红,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教学目标:1.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迁移运用,写写自己的童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领悟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林海音的童年有骆驼队,萧红的童年有祖父的园子,那你的童年有什么难忘的物品或地方吗?
二、独立思考,借助思维导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小组合作,说说我的童年:
(先说后写,降低练笔的难度,同时也是相互启迪,碰撞的过程。)
四、回忆前两课,表达上有特点:
1.首尾呼应,围绕骆驼写了学咀嚼,剪驼毛等。
2.反复的表现手法,十多个“就”表达心情。从“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感受到园里的一切都是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3.叠词的使用,表示颜色的词语等让文章更生动,鲜活……
4.两篇文章都写了童年,有什么异同?
五、写写我的童年。
要求:1.运用五个以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2.巧妙使用五个叠词……
板书设计:
不一样的童年,同样的精彩
快乐 自由 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