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花无百日红”。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节”和菏泽“牡丹花会”终于尘埃散去。据报道洛阳的牡丹节收获颇丰,20天吸引游客1232万人,斩获87亿元。网上好评如潮,特别是火出圈的汉服与牡丹可谓相得益彰,去洛阳看牡丹,到处是穿汉服的小姐姐,小帅哥,真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相较之下,菏泽“牡丹花会”就逊色不少,我想主要还是文化底蕴和服务意识的差别。特别是在“一碗凉皮事故”的处理上,显得滞后。有人说是“一碗凉皮”让10亿元的广告投入打了水漂,这可能有点夸张。但确实需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看看人家淄博烧烤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样是山东省的省辖市,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得到了历朝历代各阶层人士和现在全国人民的广泛喜爱,被誉为“花中之王”。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就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有唐一朝,不管是皇家贵胄、还是士族百姓,不管是文人雅士、还是乡野之人观赏牡丹成风,咏牡丹的名诗佳句更是数不胜数。
“国色天香”一词就出自中唐一位不太出名的诗人李正封之手。其《牡丹诗》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早晨牡丹艳丽的容颜如同美人喝醉了酒一样,娇憨妩媚;夜晚牡丹浓郁的花香就像女子熏了香的衣裳,满屋飘香。一轮红日升起将整个春色映照得如痴如醉;到了晚上,皎洁的明月升起好像在问我何时才能回家。诗人最后不说天色已晚不舍归去,却让月亮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家,说明观赏牡丹到了痴迷的程度,忘记了时间,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牡丹之美。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两句成就了牡丹“国色天香”之名,从此“国色天香”就成了人们对牡丹的代称。这也是一首诗足以让一个不知名的诗人名传千古的经典范例。
唐天宝二年即公元743年春天,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沉香亭畔观赏牡丹花,著名音乐家李龟年正准备率领乐人们表演歌舞助兴。玄宗却说,观赏名花,面对妃子,不可用以前的乐词演奏。因此急召翰林待诏李白进宫写新乐章。李白奉诏进宫,醉意朦胧中作了《清平调》词三首奉上。其中第一首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灿烂的云彩想变作贵妃华丽的衣裳,艳丽的牡丹花想变作贵妃娇美的容颜,光彩照人。贵妃的美丽,就像沉香亭畔春风吹拂下的带露牡丹。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贵妃华丽的衣裳就像天上五彩斑斓的云彩一样美丽,贵妃姣好的容颜就像沉香亭畔含露秾丽的牡丹一样让君王痴迷。如果不是群玉山上见到的飘飘仙子,一定是在瑶台月下才能遇到的女神仙。
诗仙李白笔下的牡丹就像诗人自己一样,不食人间烟火,给人一种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具有神仙气象,皇家气派,皇宫中沉香亭畔高贵的牡丹也不是我们一般小老百姓所能欣赏到的。相比之下,中唐诗人刘禹锡诗中的牡丹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他的《赏牡丹》诗: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院前的芍药花妖娆艳丽却缺少点格调,池塘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点热情。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她兼具芍药花的妖娆艳丽和荷花的清雅洁净,补足了芍药所缺乏的清韵格调和荷花所缺乏的热情洋溢,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亲近欣赏,惊动了整个洛阳城。现在“洛阳牡丹节”的繁华景象仿佛又回到了大唐盛世,我们这些平民百姓也可以一睹为快。
南宋诗人陈与义寓居浙江桐乡时,于绍兴六年即公元1136年暮春,看到当地的牡丹花开,联想到自公元1126年“靖康之变”,家乡洛阳被金人占领,自己在外漂泊十年,有家难回,伤心不已,写了一首《牡丹》诗: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清溪墩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诗人表面是说自己孑然一人在春风中观赏清溪墩畔盛开的牡丹,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候才能再回到自己的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呢?但看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一年一年的过去,自己也已老态龙钟,中原收复无望家乡依然难回,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无限悲凉。诗人通过观赏牡丹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李正封笔下的牡丹奠定了牡丹“国色天香”的王者地位;李白笔下的牡丹富贵华丽,仙气飘飘;刘禹锡笔下的牡丹具有平民气息,热情洋溢;陈与义笔下的牡丹则有故国之思,伤怀之感,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