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来临,你我都要换种活法

这两年里,太多人面临着“错位”。



顶级大佬孙正义,投资的核心策略和打法未变,亏了1500亿,是错位。


黄光裕和张近东,互相搏杀了20年的一代江湖传奇,纷纷迷失在2022年,也是错位。


无数陷入求职困境和内卷/躺平焦虑的年轻人,还是错位。


N多人和组织集体错位的背后,本质上是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着错位。


“错位”的更底层真相,则是周期更迭过去40多年的高增长,在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但我们却已经把它当做“常态”。


但兴衰更迭,才是真正不可逆的常态。


有增长繁荣就会有萧条破败,有和平就会有冲突混乱,有强共识也一定会有大分裂,这才是周期,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而当前的世界“错位”,源自于多重周期力量正好在当前一起到来——当前我们经历的,是经济周期(疫情和房地产)、技术周期(移动互联网到头而硬科技和智能还没起来)、全球化周期(脱钩)、人口周期、意识形态周期(马老师从之前的数字英雄变成了资本家)同时进入下行阶段,同时叠加,威力可想而知。




多重周期叠加组合,意味着世界的系统结构必然会受到冲击,甚至出现大重构,各种“不可预知性”会成为常态。




并且,过往的单一周期下行时,国家能够迅速干预调控。现在,多重周期叠加,简单调控很难再能迅速扭转局面。




因而,“内卷”必然发生,内卷程度超过了阈值,则各行业内必然发生“挤兑效应”,大家都要从别人碗里抢肉吃,乃至晃晃不能自安。


任正非的一纸“寒意”,就能带来股市上尸横遍野,社会和市场范围内的不安心态可见一斑。




所以,该怎么破局?




本质上,我们必须得换个活法。


而要换活法,先换心态。




更换心态和认知上,有4点建议——




1、要优先追求让自己拥有底线和灵活性,而不再是优先追求大收益大回报。


也要优先关注自己拥有个体生存能力,不要只能强依赖于组织而生存。




你瞧,世界都在错位,那就意味着所有大型组织都会面临错位风险,所有组织都可能是脆弱的。


世界出现巨大动荡时,老鼠往往会比大象、恐龙这样的巨型生物更容易生存。


因此,你要优先基于自己一个人拥有个体的灵活性和独立生存能力。这些,才会是你在当前这个时代最大的确定性。




尤其对于非富非权贵背景出身的普通人,尤其如此——危机来临,高级权贵尚可抱团取暖,普通人的最佳策略,则一定是拥有灵活性和底线思维。






2.要看到,下一个5-8年的主旋律是这样的——


1)少数有一些硬资源硬积淀的人,仍然还能贴合类似国家战略去做一些事成就一些事(例如新能源、硬科技等),参与影响大局改变世界。


2)余下,稍微NB有能力一点的人,可能最佳的选择是:带个小团队,做个年收入小几千万的生意。


3)更普通一点的人,最应该追求的就是个体户、夫妻店模式,自己能独立做个年入50-100W的生意。






3.结合上面的2,当前时代下,大多数人需要重点修炼的,可能是要能带着一种卑微和坚持共存的心态,仍可积极入世行动生活。




卑微,意味着你可以调整自己的身段,可高可低。哪怕一朝完全清零,也可俯身接收重头来过。


卑微,也意味着你总能弯得下腰,去做一些没那么高大上但却很实在的事。


比如,别再整天嘴里动不动几千万上下,动不动各种互联网黑话,作为一个运营,咱就用心踏实运营好10个社群,每年也认真做点好物推荐,让自己能够体面赚到20-30W还能让用户喜欢自己,这样的事才更符合当前时代的主旋律。




并且,能把这样的事干成,在今天就是一种底气和尊严。


相反,一些大厂出身,曾经身居高位但又弯不下腰的总监、高管们,倒可能会陷入活得十分尴尬的状态中。




而坚持,则意味着你仍有自己相信的道义伦理,即便它们也会微调。


一个能够卑微入世,但处事行事仍然有原则坚守的人,在今天尤其容易赢得其他人的认可,也更容易为自己积攒下很多可用于对外表达讲故事的素材。




虽然有时,上面的认可会来得滞后一些,积攒素材的过程也可能会略微漫长,但真的投身于这样的状态中,容易让人心中更踏实一点。




4.也无需轻易陷入“悲观陷阱”,让自己深受负面情绪影响。


你也许可以试着把心态认知切换到这样的频道中:对世界的本原保持悲观,同时对于个体的走向永保乐观。




前者,意味着其实并不存在一个“理想世界”来完成对所有人的拯救。


甚至,一切“理想世界”都可能只是一种间歇性的博弈工具。而世界的运转注定是周期化的——它有上行时,也就一定有下行时;有理想趋同时,也一定有割裂和冲突时。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只能顺应和接受大趋势,而无法改变。




但后者,则意味着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个体都永远存在自我拯救的可能与空间,个体也永远应该寻求无论如何都拥有自我拯救的能力。




“哪怕整个世界像一艘船一样沉下去,我也永远可以守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一方小小世界”,可能也是身处下行环境和趋势时,最值得被期待的念想。



某种意义上,如果拥有了后者,拥有了“无需跟随世界如浮萍般随波逐流”的能力,你就拥有了自由。


这样的信念,我称之为“个体自救英雄主义”。




如果你也有点陷入了“失去了念想”的意义危机和信念危机,不妨试着把“个体自救英雄主义”当作一个信条来进行思考和实践。


正因“个体自救英雄主义”永远存在,我们才能永存希望。




每个人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对于未来,你到底是悲观多一些,还是乐观更多一些?


但事实上,悲观者永远正确,却唯有乐观者才能笃定前行,这其实是个哲学命题。




在这个语境下,对世界本原保持一定程度的悲观,意味着我们可以摒除许多“妄念”。


对自我永远保持乐观,则意味着我们永远仍可笃定前行,也仍然可以心存期待。




因此,我才会开始主张,“商业自由人”应该成为这个时代下的一种期待,一种追求,一种努力方向,甚至一种信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