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久没看过青春片了,当我周围的同学都在追《何以笙箫默》《最好的我们》《微微一笑很倾城》等很火的青春片的时候,我不为所动,甚至有些排斥它,我没看过原小说,之前也没有听说过,所以我无从了解。
我也曾有想去追剧的冲动,毕竟没经历过恋爱的人也只能看看猪跑了。可当我看完一小段我立马对它们产生了排斥——太不真实太做作。
但也许也是因为自己长大了,少女心不再那么强了,爱情哪有那么多曲折呢?在生活里,不会有电视里那么多的刚刚好,面对爱情时,有勇气的人太少了!
就像我现在看上初中高中时喜欢看的《爱上琉璃苣女孩》《青蛙王子》《公主小妹》,那种悸动,崇拜,犯花痴的心态已经淡了很多。
记得一个高中同学说过:每个人都会有喜欢的人,这很正常。
是呀,谁的青春里没喜欢过人呢?大多数都是以苦涩结尾,没几人能走到最后,能走到最后的只存在于小说。
也许有人会说不要在该上进的时候只想着谈恋爱,
但爱情就像咳嗽一样,隐藏不了,久久挥之不去。该想的时候还得想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2
在现在的青春片里,评分普遍很低,能让人真心觉得好的没几部,什么“高甜”“宠”“好酥”,都是犯花痴的人说出来的语言。因为很多人有人看剧时只看脸只看自己的爱豆,并不追求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剧的质量。
我便再没了看青春片的冲动。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青春情结,而大多数人的青春也并不完美:喜欢的那个人从来就没注意过你;从来不会知道你喜欢着他(她);你们从来没有在一起过;你们分分合合,最后还是曲终人散……但是现在人的青春情结,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现在许多青春小说的影响。如: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以此来找到心理的慰藉。
但至少,我们都爱,过,了。当人们心中那份最纯洁的感情被一些小说中的“名句”唤醒之后,无限放大,放大,然后缩小,最后消失不见。因为人们发现,青春早就不在了,它远远在远方,我们触摸不到。只能靠一些剧来真切地重温自己青春时相同的经历,寻找快感。
人们开始吐槽各种剧情的不合理,演员的演技不到位。那些我们吐槽过的遗憾,放在自己身上想想,谁的青春又能重来呢?重来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吗?
3
当我终于在青春片之外徘徊了很久之后,某天刷着高中一个很文艺也很有故事的女同学的空间时,她说:那些我们刻骨铭心爱过的人,最后终究还是路人吗?那是去年她看了很火的青春片之一——《致青春》之后的感想。
我想应该不会太奇葩。
终于鼓起勇气,想去尝试一下,就将这部片子下了下来……对于我这个强迫症十分严重的人来说,两天,干完了整整这剧的四十集,我实在忍受不了活在看到一半忽然不看只能自己猜着下面剧情发展的想象中。
看完之后说下感想, 首先申明:男女主角都是我之前不认识的演员,所以我不会带任何情绪去对待。槽点依旧多,豆瓣的豆友们给的分也只有5.5分,我不意外,因为确实剧情、人物方面有很多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开篇是在江西省的婺源,一开场那种古色古香就足够吸引眼球;演员的演技都挺在线,讲述的也是大学到工作发生的事情,很贴近生活;感情戏哭戏很多,深刻动人;结局发人深省,余味犹存。
我只是还是遗憾结局,为什么深爱的两个人最终总是走不到一起?
由于我两天就看完了40多集的《致青春》,有的剧情就轻易被脑子略过,很多情节还没来得及消化。
还记得那个看完剧的晚上,父母已熟睡,我怕睡不着,就看着陈萱萱的书——《在路上直到漠河以北》,耳朵里塞着耳机听着《给我一个理由忘记》,想的还是那部剧,我为这部剧流了不少泪,不过是离别,重归于好,再次相见的戏码。
在离别中,谁都不会好过,心里总压抑着某种东西。
它确实触动了我最深处,最柔软的东西,我想,剧中的某些场景,是符合了我生命中的某个片段了吧,那时情那时景,究竟是多久以前的事了?记不清了。
青春片的确很多人喜欢看,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同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看,只不过是有的人情结没了不想看了,这样的人才能全心地去投入别的事情当中;而有的人,情结还在罢了。
我不排除看剧只是为了娱乐消遣的情况,拍出来的剧总归要有人看,中国的电视剧行业才能蓬勃发展嘛。
我只是想说,如果在看剧的过程中能获得相应的体会或是经验岂不是更好吗?
我的情结就是:曾经我对喜欢的人没有说出口至今我仍期待着爱情,并且充满热情。你的呢?
爱真的需要勇气。
大家好,我是Maggie,看完我的文章至少给我个赞呗,写作新手很需要鼓励哒,谢谢啦。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