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动画行业的从业者,但我总觉得今年一整年动画行业的从业者们都在哭。做3D的上半年抱着《疯狂动物城》在哭,做2D的下半年抱着《你的名字》在哭。我一直觉得影视剧都是有遗憾的:剧情好的服装不好,服装好的音乐不好,音乐好的演技不好…总之很难找出哪一部作品是各方面都好基本挑不出毛病的。结果今年这两部动画片给了我一耳光:这样各方面都好挑不出毛病的片子…还真有,而且今年一年就出了俩。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憋看真人演的了,回去看动画片比较开心。
虽然我知道我已经跟不上历史的潮流了,但在几个月前盗版资源已然满天飞的情况下,我依旧是一直憋到现在才去电影院看的《你的名字》。没错,是一刷,一刷,一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为我支持正版的行为点赞谢谢。我是第一次坐在电影院大屏幕前看日漫,以至于当片头曲响起的时候,差点搞得我被爆米花噎着:诶?电影也可以有片头曲耶!
《你的名字》这部电影,我是看得十分享受并且十分喜欢的。去看电影之前也被剧透了一些,知道是一男一女交换灵魂的故事。但是由于不知道细节,还是在片中看出了许多美丽与震撼。特别是我以为只是灵魂互穿,但后来才发现还有时间上的穿越。
但是走出电影院看了一些影评,发现好评虽然很多,差评却也不是没有。
差评嘛,大多就是认为影片中有些Bug是不合理的。例如女主最后去炸电厂的行为无力吐槽,例如男女主黄昏相遇时“那边都急得火烧眉毛了,你们还有心思谈恋爱”,再比如男女主灵魂互穿时明明都有手机,手机上会显示年份,为什么居然一直不知道你俩是有时间差的呢?
在这些评论里,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这是一场二次元观众和三次元观众的观念碰撞。
长期混二次元,浸淫在各种动画漫画里的观众,评价都是“好!”。
而基本不混二次元,平时只看真人电视电影的观众,就会觉得:这里有bug啊,那里说不通啊,这片子好像也一般啊!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是两种观众的观念不同。
二次元观众看设定比较多,无论是世界观设定还是人物设定。三次元观众看明星和剧情比较多(当没有明星的时候关注点自然是会放到剧情上)。虽然好多人可能自己并不认同这一点,但是拿三次元对剧情的要求考量动漫的时候,绝大多数动漫是达不到标准的。
但是动漫的魅力在于,由于是画出来的(或者3D建模建出来),本身在观感上就和现实存在了一定距离。即使是新海诚这样画风非常写实的,也在用他炫丽的笔法把“看似现实”的场景画得“超越现实”,变得更美。所以看动漫的时候,本身就有一种梦想照进现实的愉悦感。在这种“另一个世界”里,你不由自主地就会接受任何设定,不由自主就会觉得现实中“做不到”,“不能做”的事情在这里都可以实现。
所以炸个电厂算什么bug,更夸张的事动漫里也有啊,并且大家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这就是二次元。
新海诚的电影我看过三部,《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加上这次的《你的名字》。因为只看过三部所以也谈不上是什么铁粉,虽然新海诚本身作品数量也不算太多。这三部里我最先看的并不是最早的《秒速五厘米》,而是《言叶之庭》。能够被《言叶之庭》吸引的理由非常简单:画面实在太…美…了…
不多说话直接甩图
虽然言叶之庭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冲这画面我就能一直舔下去有木有。
故事里场景不多,大部分的戏都在公园这座小凉亭里。大多数场景是阴雨天,画面的主色调一直是绿的。我十分喜欢新海诚对于“光”的运用,有时不符合常识,但让画面显得十分通透清亮。即使设定为“阴雨天”,或者在背光的情况下,也不会显得沉闷。
女主脸上斑驳的树影与她暗潮汹涌的内心相得益彰。
《秒速五厘米》是我在《言叶之庭》后去补的,这次为了写文章又去重温。发现那个时候新海诚作品中人物的画风还是有些生涩的。但是场景一如既往地写实并且美好。
在《你的名字》之前,新海诚的作品大多剧情比较简单,依靠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有点文艺片的味道。有人说《你的名字》告诉大家:有了好剧本的诚哥有多么可怕。
(猛然想起了画风美剧本烂的《大鱼海棠》,敲黑板!!好剧本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