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带大孩子的分离焦虑 27-席寅蕊

关键词:分离焦虑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刚走出学校大门的我,除了在学习时期进行过见习之外,可以说毫无工作经验,在刚进入幼儿园实习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面对那么多的孩子,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尤其是我第一次进入的班是一个小班,最让老师们头疼的就每天早上入园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全是泪水,喊声撕心裂肺。

其中班里面有一个叫瑞瑞的小男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其实还不够幼儿园小班的年龄,我见他的时候两岁多一点,还不到两岁半,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忙,所以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而近来爷爷奶奶身体也不太好了,所以没人照顾,就送到幼儿园来了,我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时候的样子,长的黝黑黝黑,额头中间还有一块新疤,由于年龄的关系长的比小班的孩子小,早晨爷爷抱来幼儿园的时候总要买一个新的玩具才进幼儿园 然后老师立马接过来抱住,反应一下的瑞瑞一看到爸爸离开了就哭闹不止,然后老师们通常会把他抱到教室,然后利用教室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安抚他的情绪,等到吃饭时间,刚开始的瑞瑞是不张嘴,不吃饭,在慢慢的过渡到老师喂才吃,吃完饭之后别的小班小朋友都开始准备上课了,瑞瑞就会由我陪同着,去保安室等爷爷,不然的话就在教室哭闹不止,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情绪  也会打乱老师的上课节奏,起初我会陪他坐在保安室等爷爷然后吸引注意力再带他回教室,慢慢的从保安室转移到院子里的凳子上,再转移到另一个教室,过了大概有一个月,瑞瑞已经能够不找爷爷,也不在幼儿园里乱跑了,能在教室待着了,一个学期下来,瑞瑞已经可以在入园时候和爷爷开心的说拜拜,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班上上课了。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入学分离焦虑通常是指幼儿入学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情绪。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亲人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我认为瑞瑞分离焦虑的问题,主要是来自家庭的影响,教师也要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和家长进行沟通,而从和瑞瑞的接触当中我也能感觉到从瑞瑞身上体现出的三个阶段。

我认为瑞瑞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 本身幼儿家庭教育中陪伴不足,导致瑞瑞的分离焦虑要更严重一些

2 幼儿年龄较小,两岁多的幼儿身心发展还达不到小班水平

3 照顾人从原先的家人变成了陌生的老师,安全感得到了挑战

4 环境的变化 团体生活中,对幼儿生活自身能力的要求有所提升,从而使幼儿产生压力,分离焦虑明显。

我认为针对幼儿的入园焦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联系,才能了解幼儿的个性和生活习惯,从而进行正确指导,与之相对应,幼儿园也要重视家访,不仅可以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陌生感,教师也可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便于因材施教。

教师对于有入园焦虑的孩子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用心,多顺应多满足,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使他们喜欢教师,喜欢幼儿园。

园方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设置活动角。在活动室墙面上可贴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面对眼前花花绿绿的世界,可以暂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