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
文峰其实是一开始教会尧杰抽烟的那个人。
还是在高中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尧杰出去学校外面吃饭,他路过一个巷子的时候,看到文峰跟一个人在抽烟。
尧杰走了过去打招呼:“喂,文峰,原来你抽烟的啊?”
文峰当时稍稍地有点儿慌张,他知道尧杰是班长,但同时他们也是好哥们。
“嗯,这是我的初中同学阿烈。”
阿烈朝尧杰昂了一下头,样子看上去像个不良少年。那时香港的“古惑仔”文化很火,尧杰觉得他们这样在巷子里抽烟还蛮酷的。
打那之后,尧杰就偷偷地存起了一些零用钱,给自己买了一包烟。晚上,他等家里人都睡下之后到阳台里抽了人生的第一根烟。
文峰并不知道这事,但他们三个经常在中午的时候在学校附近的士多闲坐,有一次文峰还跟阿烈在讨论怎么样抽烟才更爽。
文峰先是用口吸了一点烟,然后“嘶”的一声,他说要这样才能把烟吸进去,然后就会有一种晕晕的感觉,感觉很舒服。
原来抽烟就是为了那一点晕晕的感觉,尧杰那时也这么认为。
于是后来,尧杰就开始在家里实践“嘶”一声的抽烟法,他也终于在躺上床的时候体会到那种全身都软了下来,并且头晕晕的感觉。
纠缠
一个人可能一辈子想着要戒烟,另一个人可能一辈子都在戒烟。
文峰对一部电影里面的描述印象非常深刻:
一个开船的老人,刚刚在广播里确认了,再过几天就是世界末日的消息。他从船舱的一个老旧的盒子里取出了香烟和酒。他坐到甲板上,一边抽烟,一边喝酒,一边感叹:戒了几十年了,现在看来再也没有戒的必要了吧。
文峰想,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那我现在也肯定会肆无忌惮地买烟来抽。虽然我已经成功没抽烟好几个月了,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成功戒烟的人,不是应该即便是世界末日也不再想抽烟吗?从这个角度看,那我岂不是一辈子都在戒烟,而一辈子都不曾真正地成功过吗?文峰想:虽说我已经不抽烟,但临死还会想抽烟,所以我是一辈子都在戒烟的人。
尧杰却不一样,他现在还是那个一直都“想”戒烟,但还没有成功的人。文峰想:我要找到一个办法,用这个办法戒烟,即使是明天即将离世,也不会想再抽烟。
助人
文峰有时候也会很焦虑,他并不是不会想起抽烟这件事情来,而是选择了对这样的欲望视而不见。
当生活上遇到烦心事,脑子里也会浮现出一副画面:自己在阳台上痛快地抽上一根烟的样子。
然而,当这样的画面出现时,文峰并不会压抑,也不会马上跑到楼下去买烟,而是静静地等待这样的想象自然地结束。
只要不用想法去压抑想法,欲望就不会越演越烈,文峰总是这么认为。
他曾把这个观点告诉过尧杰,但尧杰却认为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有超强自制力的缘故。
只能等他自己慢慢领会了吧,文峰只好作罢。
文峰想:如果我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功戒烟,那我就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戒烟,这对社会来说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既省钱,又省时间,但对于要戒烟的人来说,这终归会有不爽。
如果戒烟是一件能令人很爽的事情,那该多好呢?事实上戒了烟所获得的健康,身心的清明只有真正戒了烟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
但从吸烟到能体会到这样的“爽”却是有一道跳不过去的鸿沟,那就是所谓的戒断期,尼古丁毒瘾发作的引起的不适。
这一段时间的不适有的人是14天,有的人可能得花上几个月,正是这一段时间的痛苦让大部分意图戒烟的人最终败下阵来。
我要找到克服这段时间,直接获取到“戒烟快乐”的反馈,才能更有效地帮助他人戒烟。
文峰下定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