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皇帝忙,就代表将相无用.
一个部队,将军忙,就代表凝聚力不够。
一个公司,领导忙,就代表能力不够。
作为管理者,在企业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都不会相信你,要想令大家心甘情愿地跟着你干,那才是重要的。好的企业不是积累资金,而是积累人心。
尤其是现在由80、90后作为员工主体的企业单位,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单单为了追求工资为目标,更多的人工作是在寻求价值感。
无论是为了哪种价值感,都不能在工作中让员工寒了心。懂珍惜,懂人心,才能做好一个领导者。
《跟着老子去修行》这本书,作者杨煜萍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用全新的解老方法,带给大家一本年轻态的《道德经》,旨在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带来启发。
书中说道:谦谦有礼。内敛不外露,思想深邃、修为高远、深藏不露、自带光芒。这不仅仅说的是为人处事,也是一个企业领导者所必备的技能。
如何才能做好一个领导者呢?接下来,我们就跟着老子一起去修行一番,也许一言一语地点醒,就能让你开悟通透之境。
少说多做,完善自我,融入环境,柔和初始,方为正道
我们很容易从一个人的话语中读懂他的所思所想,甚至有时候一两句话就能看清他是怎样的人。尤其是居高位的领导者,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众多人。
不妄言、不啰嗦,不说大话谎话,不说狠话硬话,不说假话套话。少说多做,从行动中带给大家好的影响才是蕞好的。而不只是耍耍嘴皮、和稀泥那么简单。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在其位,谋其职。不刚愎自用,固步自封,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居高自傲、停滞不前,要随时保有学习的心态,把自己修行到蕞好。
不置身事外,不推卸责任,融入环境,与员工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格格不入。遇到事情,不挑起争端,柔和处事。
不做一言堂,不做损个人利集体的事,同样,损集体利个人的事也不能做,个人和集体统一,尊重他人,胸襟豁达,携手共进。
行于大道:多为治下着想,多为民办事,才不会招来谩骂
春秋无义战,国君为了称霸,官僚四处煽风点火,劳民、伤财,老百姓苦不堪言。老子看不惯他们的作风,对此强烈批判。官员也罢,你众也罢,心中无道,就只会干些离经叛道的事。
离经叛道,终会令人不齿。作为管理者,要行于大道。要走就走大路,走弯弯曲曲的小路,是要让人担心的。抄近道、走捷径虽然利于眼前,但总会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地方带来灾难。
作为管理者,只有共同创富、携手共进才是正道。不能自己穿金戴银,却在员工福利上扣扣搜搜。不能无视员工的需求,不为员工办实事。
多为员工着想,才能更收揽人心。先人后己,成己达人。只有让员工把生活过好,让员工心中有奔头,才能发挥工作的蕞大效率。
以德内修,成为蕞好的自己,去造福一方,影响一片
为何总是强调以德内修?内修深厚之人,能看懂人世间,能建设人世间。作为领导者,能以德修心,方能坐观大局,成为蕞好的自己,影响更多人。
做到以德内修,就要懂得"观心"。心中有了道的基准线,便可以衡量外界。是虚静还是浮躁,是无为还是乱为,是谦逊还是傲慢,全都能衡量出来,有助于坐观大局。
除了观外界,还要以彼身观己身。通过衡量外界,由外而内地反观自己,来看看自己身上的道是否端正,德是否完满,同时吸收外界的精华,更好的完善自己。
做到以德内修,还要懂得"观身"。对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人。身先士卒先做出成绩,再来带动外界去改变。
千百年来,《道德经》用在哪里都非常合适,不禁感叹当时社会背景下,老子的所思所想必然是高为天人的存在。
作为领导者,推己及人,反观自我,身心合一,方能领导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