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管努力叫折腾,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你的努力是不是能够成功……
1、我外公,靠种地,养活了6个孩子。
我小的时候,每个农忙,都在外公家里度过。外公家田地多,每到收成季节,女儿女婿儿子儿媳就要回来劳作,忙的人仰马翻;连我们这一辈都要被安排摘李子、捡枣子、割稻谷等活计……
那时候开荒种地,谁开的荒地,地就属于谁。外公兄弟四人,家里的田地是附近十里八乡最多的一家。
但那时候的农业不赚钱。
外公就研究,那些收枣子的,把枣子收到了哪里,做何用途……
后续的几年,外公就带着两个舅舅去收枣子,收了枣子做大陆货蜜枣,也做我们义乌有名的南枣。折腾两年,有些闲钱,带上几个女婿一起出击;又研究出做梨膏,梨膏糖(正宗梨子熬的膏,不是现在那些跑江湖十块一斤的大陆货哦);
接下来的两年因为天气干旱,本地枣子减产,原料价格上扬,而外地枣子杀入市场,一大家子巨亏;又后面两年,押重金,进了很多做梨膏的原料黄花梨,而家庭作坊的日加工额有限,加上持续阴雨,梨不耐储藏,提早腐烂变质,大家又大亏了笔。
痛定思痛,外公重操旧业,继续种地。
我们陆续长大,地里的枣子越发卖不起钱,外公就砍了枣树种棉花。第一年种出来的棉花给老大一家子弹被子,第二年的棉花给老二,第三年的给老三……我妈妈是老大,在我小学四年级那一年,我和哥哥都各自有了新的被子和垫被,可高兴了。到第七年,外公才给自己和外婆弹了几床新棉被。
后面几年,外公就把所有地都种上番薯,冬天烤番薯真是幸福的时光。吃不完的番薯拿来洗粉,做番薯面,炒蚂蚁上树吃,想想就流口水。
外公除了各种农活信手拈来,还会织网捕鱼、放虾挖藕、钓黄鳝摸螺丝……这时候就是我们孙辈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了。
在外公家,我吃过烤鸟腿、煨鼠肉、油炸面裹小鱼、油炸虾丸……外婆能把外公拿回来的食材充分诠释。这跟外婆的出生有关系,外婆是城里的“大小姐”,见识不一般。
听说,外公还是小伙子的时候,农闲了,会挑个担子,走家串户去鸡毛换糖。凭借义乌人的精明,外公出去几年就把外婆带回来做了老婆,有孩子后他就守着家,不出去了。
但孩子要吃饭啊,外公就努力开荒种地。十里八乡,外公家是田地最多的大户。妈妈说,别人家都吃菜咽糠,她一直都是吃白米饭长大的(直到嫁给我爸爸)。
2、妈妈嫁给爸爸是个不幸的故事
爷爷是个书呆子,每天天刚泛亮光就捧着书开始看,直到看不见字为止。大队里干活,他也带着书,奶奶人俊,力气也大,是把干农活的好手。奶奶骂爷爷的时候,爷爷从不顶嘴,背过身会念叼“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爸爸家条件不好,一个书呆子加上三个年幼的弟弟妹妹,但妈妈还是选择下嫁。每个月外公都送一袋米过来支援,奶奶就把米跟糠混在一起烧成一锅,她自己只吃糠,把带米粒的饭给三小只吃,给妈妈装的大半碗都是米饭。但妈妈还是吃不惯。
不习惯又如何,慢慢地也就熬过去了。
爸爸妈妈折腾过许多行当,种地、做早餐、开饭店、办厂、卖古董……好的年头里,把村上空闲的集体房连地一块儿买下来。后来爸爸染上赌瘾,又一夜输光,连自家建的房子都抵押出去。妈妈又各种折腾,一点点把自家住的房子赎回来,帮助把爸爸的赌瘾戒掉。
所以折腾一辈子,最后还是穷字当头。
3、我觉得我没有那么的努力
后来我读了书,离家越来越远,变成了垮掉的一代。
我试过好多种职业,我真心对待每一个岗位,兢兢业业,那时候的我坚信,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成功一定是努力的结果。
真的有收获啊!职位越来越高,薪水也越来越高。
然而现实总是pia pia打我的脸,真的好痛——相比我微薄的薪水之下,同学朋友亲戚中,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竟然大部分都比我走得远、飞得高。
自那以后的我,心态有点变了,我似乎失去了动力,我甚至都配不上提努力这个词。我开始玩游戏,对了,我玩游戏都不认真,我总在挂机,总是开着游戏,一下子去烧开水,一下子拖地,一下子陪宝宝搭积木……
4、外公的努力是为了下一代能吃饱饭,我父母的努力是为了我们这一代能读书有出息。
到了我这里,我突然就迷惑了,我不知道自己努力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过得更好吗?为了我的孩子?为了光宗耀祖?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是。
我突然就陷入无所适从的状态里了。
以前不懂年纪为何物,我总爱假装自己只是个过客,风清云淡地一辈子就过去了。如今半辈子过去了,我竟然深陷迷茫而自救不得。真是白活了这年纪啊!,任务总是完成不了。全家就靠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