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嫡女张氏,是京城的顶配贵女。可是,她却嫁了一个不怎么样的鳏夫。甚至,出嫁后,她便如出家为尼一般,自顾自的礼佛过日子。
相对于张氏的窘境,高门低嫁的王大娘子却是横着走的。虽然,夫婿独宠妻林姨娘,可是,在盛府后宅里,她遇魔杀魔,遇佛杀佛。
其实,仔细看就会发现,张氏和王大娘子的婚姻里,都有一个致命的相同点——与夫婿的感情不太好。
只是,相对比王大娘子的霸气外露,张氏却窝在后宅里,既不管威北侯府的诸般事宜,也懒得敷衍各家亲朋,便是人家请她赴宴交际,她也大多借病推辞了,连娘家都不怎么回。
甚至,连小妾都能骑到张氏的头上,管家理事。不过,谁也没想到,在京城第二次兵变后,她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沈府上下见了张氏都绕着走;张氏其后数十年的日子也过得极有派头,妾侍不敢顶嘴,继子女不敢啰嗦。
而且,张氏去忠敬侯府吊唁老侯爷夫妇时,厅内叽喳闲话的贵妇们,见了她,忽的寂静无声,看她的目光又敬又畏,说话莫名客气起来。
那么,张氏究竟做了什么,能让她在沈府后宅过的极有派头?还能让原来笑话过她的贵妇们,又敬又畏?
新婚初期,王大娘子是比张氏幸福的
王大娘子和张氏都算是高门贵女,不过,张氏的身份,王大娘子却是拍马都赶不上的。只是,在婚姻初期,王大娘子比张氏幸福太多了:
1、同是低嫁,王家是父母之命,张家却是不得不嫁
欢喜出嫁的王大娘子:盛紘在求娶王大娘子时,父亲探花郎早逝,只有嫡母盛老太太为他操劳。所以,相对于三朝元老的王家,盛紘的家世确实单薄了一些。
不过,慧眼识珠的王老太太却一眼相中了盛紘。然后,陪上厚厚的嫁妆,将嫡次女王大娘子嫁了过去。
奉旨出嫁的张氏:新帝登基时,根基不稳。所以,为了稳固根基,皇帝就让皇后对张家透露想结亲的意思,张家是不愿意的。
但是,皇帝需要通过联姻稳固根基,张家女就不得不嫁。而且,张家虽然人丁兴旺,有满房的女孩。可是,张家为了表达诚意,只能将最尊贵的张氏嫁过去。
2、初婚生活,王大娘子与张氏南辕北辙
如蜜里调油的王大娘子:王大娘子与盛紘虽然属于包办婚姻,但是二人婚后很是甜蜜。王大娘子管家理事,盛紘一边工作,一边刻苦读书。可以说,两个人也是有过苦日子的糟糠夫妻。
差点与夫婿反目成仇的张氏:沈国舅前有过世的恩爱原配,后有嫡出的子女。在张氏过门后,更迎娶了妻妹小邹氏为妾。
新婚后的张氏,不仅要对着夫婿的一房贵妾,还要看着妾室在原配的子女面前,编排她。连带张氏的小姑子,也四处说张氏的不对。
所以,张氏更加关紧门窗,全然不顾夫妻情分,自顾自的过起了日子。
3、同有宠妾,在后宅作威作福
永远打不过妾室的王大娘子:林姨娘与盛紘交好时,像极了青年男女谈恋爱早恋的样子。在偷偷摸摸中,发展成了真爱情。而林姨娘仗着盛紘的宠爱,在盛府后宅里与王大娘子分庭抗礼。
不过,养在盛老太太身边的林姨娘,在做了妾室后,只有盛纮一个靠山了。反而是王大娘子段位太低,斗不过林姨娘而已。
有诰命的宠妾替张氏管家:小邹氏嫁入沈家本来就是贵妾,而帝后抬举,还给了她诰命。此时,小邹氏无子,帝后这样做,无疑是打张家的脸。
可是,不仅帝后护着,沈国舅更是喜欢小邹氏多一些。于是,小邹氏在沈家后宅替张氏管家。
甚至,蜀中一起过来的共生死的兄弟家眷,来沈府求点虎骨,小邹氏都拒绝了。
婚后逆袭,张氏完美诠释“厉害曾在心里头”
王大娘子与盛紘夫妻感情日久情驰的一部分原因是,盛紘知道王大娘子不是宽厚的,总怕她苛责妾室庶女。
所以,林姨娘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人前人后偷偷抹泪(表示各种委屈),或哀春伤秋一把(伤怀身世),甚至只要神色落寞,那时的盛紘就会热血沸腾,正气凌然的为她去抱不平,或去训斥王氏,或补贴林氏大把好处。
而张氏却一直在隐忍——妾室管家,她忍;妾室自导自演了一场落水救外甥的好戏,她忍;妾室扣押她的诊脉太医,她还忍……
于是,在这一连串的隐忍中,让小邹氏蹬鼻子上脸。甚至,动手打骂张氏身边的丫鬟,还闹得张氏早产。
不过,张氏早产以后,她的母亲英国公夫人察觉时机已到,告诉女儿张氏不用忍了:
将小邹氏下水救人的事告诉沈国舅:当初小邹氏为救大邹氏的孩儿下水救人,全是诞骗。原来她当时胎相已不稳,大夫早说胎儿是保不住的,于是邹家人商量索性做一出戏,让沈从兴永远记住小邹氏的好处。
英国公不顾女儿被妾氏欺负,更是将家事上升为国事。
最后,沈国舅和邹家,统统被罚。而张氏的儿子加封轻车都尉二等衔的待遇。在张氏之子双满月时,张沈两家着意要大办一顿满月酒,既扫晦气,又振气势,同时向外头表示——两家已和好如初了。
不过,这只是张氏逆袭的第一步。在京城二次兵变时,让张氏通过实力彻底逆袭:
邹家人在酒肆胡言,让有心人套出了沈家内宅的虚实。于是,他们便趁京城变乱,黑夜中打着邹家的名号骗开沈府后门,摸进去后一番砍杀抢掠。
张氏用贴身软弓,亲自射伤数名贼人,其中两个勇悍的贼人被擒后见一屋子妇孺,犹自狂妄,满嘴污言秽语的吓唬。张氏怒极,二话不说,刷刷数剑削下那两贼的耳朵,甩在地上喂了黑獒。
所以,才有了开头那一幕:沈府上下见了张氏都绕着走,而且,张氏去郑家吊唁郑老夫妻时,刚踏进郑府的迎客厅,本在叽喳闲话的贵妇们忽的寂静无声,看她的目光又敬又畏,说话莫名客气起来。
编后语:张氏自从嫁给沈国舅后,一直被众人用怜悯的眼光看待。而京城二次兵变后,张氏笑着对明兰说:“托邹家的福,平日没少叫人瞧我的笑话,如今可消停了。”
当初,明兰为余嫣然出头击败朱曼娘时,盛老太太就曾教导她——“厉害要藏在心里头”。不然就像王大娘子一样,还没有出手,光咋咋呼呼的样子,就让盛紘判定,她不是欺负了林姨娘,就是苛责了墨兰。
长柏媳妇海氏过门时,伺候王大娘子饮食起居,仅仅几天,盛紘就暗讽王大娘子伺候盛老太太不上心,府里上了年纪的妈妈婆子都在赞叹大少奶奶之余,忍不住暗暗讥了王氏两句。
长枫媳妇柳氏过门后,她在教柳氏规矩时:叫她端着水盆站在门口服侍,她也一声不吭的照做了,院子里风冷,叫她站就站,叫她跪就跪……
本来,这一切都是儿媳妇服侍婆婆的正常流程,可是王大娘子操作起来,就会被下人说她这婆婆太刻薄寡恩,无有慈爱之心。
可见,外表厉害的王大娘子,像极了奶凶奶凶却毫无攻击力的小可爱。
而张氏拿出了英国公嫡女的真正实力,她的人生就逆袭了。就连府里的小厮说起张氏的英勇事迹,都满脸自豪。明兰更是感慨:
这就是厉害的泼妇与武林女高手之间的待遇区别,适才绿枝几个在跟前服侍时,对着张氏也是战战兢兢的,大气不敢出一下。
可见,“厉害藏在心里头”这件事,张氏体会到了精髓。其实,按照小仙儿总结,做厉害的泼妇和做武林高手只在一念之间:
厉害泼妇:哪怕自己是有理的一方,可是,上来就大声爆粗口,说话来语无伦次。就是人们眼中泼妇的典型。如王大娘子在对待林姨娘和墨兰母女时,三句话就得加一句妾室庶女的;
武林高手:抓住理,在关键时刻,给对方致命一击。如海氏和张氏。
不过,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做事行为像王大娘子更多一些。
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