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日更93

今天就用最近在读的《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小试一下(水一篇)。

Reading阅读折页

从知识到能力会有一个界限,这是一个奇怪的分割。量变势必会产生质变,但前提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不断进步的。如果每本书的知识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转变为能力,再多的量也是一种沉没的时间成本。

怎样才能够快速阅读并抓住重点?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你的理解力的池子有多大,你就能够读懂多难的书。这个理解力的池子包括什么?我认为我的池子里大概包含7个部分(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常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

我的I便签:

单纯的重复并不等同于“量变”,只有发生了实质性的进步才可能最终产生质变。读书的量变不是读过的文字数量的累计,而是将书中的知识内化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

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里是息息相关的,就像是一个人的食量和消化代谢能力,其实后者才是根本,是决定前者的。理解能力包括7个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经济学知识、心理学知识、国学常识、管理学知识、逻辑学知识、哲学知识、人生经验)。

我的A1便签:

曾经我也盲目追求过读书的数量,但最后对自己毫无影响,生活也没有变化,反观身边厉害的朋友,读书求稳求用不求快,筛选、精读、总结、践行,每读一本书都能带来相应的变化,最后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好处。

我的A2便签:

目标:完善自己理解能力池中的7个部分,尤其是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部分。

行动:6月前筛选出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经典书籍各2本,并开始按照樊登老师的方法开始读。


樊登老师说:“书只是催化剂,只能助力,最后能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你自己。”

认清不足,确定初步目标,制定完善计划,开始执行。

道固远,笃行可至;

事虽巨,坚为必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9年一共读了20本书,朋友问我还记得多少内容,坦白说,印象特别深刻的确实不多。虽说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背诵全文...
    这是Zero阅读 1,690评论 0 2
  • 我目前的困惑:阅读较多,下笔蹒跚。 看书总还是个相对容易的事,要我写文章?!那我还是宁愿多看两本书! 片段选自《深...
    放慢脚步阅读 3,408评论 0 3
  • 这么多年多去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变化 若是岁月像我一样多情 肯定也不忍心 苍老你娇嫩的脸颊 你的美丽容颜 早已定格进...
    Hi二哥阅读 845评论 0 6
  • //普通的设置 //根据DP来设置,其中displayMetrics必须在Activity中设置
    谜之龙阅读 2,7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