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史》(朱仁夫著)(十)

目前所能见到的数以千计的古汉字形体而论,绝非一人一时所能创造,而是广大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当中,因时因地不断地观察、思考和创造,并经过若干年的积累,走过刻画符号的雏形期,经历了图画文字的框形期,然后迈入了文字书写的成熟期,汉字书法史明晰地记载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刻画符号都是单体的,结构一般较为简单,说明它的原始性,这是汉字原始的萌芽记事阶段。

陶文已较多地从单纯的记事符号,向图像文字发展,出现了由几个符号或字组成语句的现象,许多字的结构与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十分相似,其发展轨迹明晰可见,反映出表达语言一致的表象了。

而图像文字为语言的表象化,标志着文明时代的形成。陶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的材料,生活在平原潮湿大地上的汉民族先民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广大地区,以制陶为业,把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结合起来,创造了第一批真正的艺术品。在这第一批艺术品上,就有书法艺术的遗存。

“黄帝导其源,尧舜扬其波。”(《书断》)唐朝书法理论家张怀瑾对于书法艺术的混沌初开历史,作出了这样的叙述。其意是,夏商周三代前,中国书法艺术史就已经导源扬波。汉字开始,书法也就开始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