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学习两点感受最深。
1.练习的次数不够
2.短期成长是有的,但是不明显,但自己一定要相信。
作为一个学生,衡量标准就是成绩。而我成绩并不是拔尖的好,到了大学更是一般般了。其实很多东西我都做到了,但是没有做到足够的练习次数。我学习的东西其实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拿出手的也没有一样,原因也是练习次数不够。刻意练习的次数不够。
由笨拙到熟练,我有经历过这个过程。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班里流行玩一个“吃小石子”的游戏,最开始的我技术很差,没有一个人愿意跟我组队,因为我就是拖后腿嘛。我不服气,就回家了之后,自己在家练,练了很多很多次以后,慢慢的手就形成了习惯,由最开始的很差,变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做的很好了。后来再去班里玩的时候,我竟然变成了班里数一数二的高手。原本每一个人都比我要玩的好,但后来我玩的比所有人都要好。中间就是因为我在家练了一段时间(我记得不是很久),重复次数,让手指头记住。
还有数学,我高三数学很差,在班里时常倒数第一,最差的一次考了33分,真是羞愧的难以形容(不过那段经历带给了我很多宝贵东西)。后来复读的时候,班主任直接把我定为数学课代表,(什么学科的课代表都当过,但从来没想过会当数学,因为我数学真的很差)。班主任是我的顶头上司,也是数学老师,天天过来询问我的数学,问我的解题思路,教我怎么做。迫于这样的压力,就天天写数学题,天天琢磨怎么做。后来数学就开了窍,一路直升,可以考到一百三十多,在我看来真的是不敢想象的分数。在大部分事情上,确实没有智商之分,有的是练习的次数,花的时间够不够,如果还不好,那么就是方法问题。方法是对的,还不好,那就是练习次数不够了。
还有很多次类似的经历想起来,想起来都是如此。重复,重复,重复,练习,练习,练习,一定会经历那个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
而我总是卡在那个入门之后的地方。我学东西时,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入门时快,但是后面往往就没有什么进步了,因为没有持续的练习,和重复。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才艺。顶多只有自己为了学习弄个东西而努力的回忆,以前自己安慰自己,这样就够了嘛,不必在意结果。现在想来,一件事,花了时间,花了精力去做,然后没有成果,其实就是浪费了那些时间和精力。我记得高三班主任说的一句话,“我不关心你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我只关心你们最后考的结果,考的不好,所有的努力都是泡沫,不值得来炫耀”。确实没有多少人关心你为此付出了多少,只关心你是否有结果。一件事做了七八分,还不如不做,后续的努力打磨将它变成九分十分才行。一般般的大家都有,缺的是精品,无可替代。
刻意练习,主动重复,专注打磨。这是我后续努力的方面。
写作方面专注打磨。
仔细想想自己最开始写作的时候,是有点小成就的,获得过市奖,省奖,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来展示。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没有过多的关注,优势都会消失,人生是场长跑,一时的优势只是一时的,一时的劣势也只是一时的。
还有我不知道自己得意个什么,觉得自己写的不错?从高一开始写日记,我已经写了几大本日记,写作能力还是如此,我应该要反思下为什么了?没有能力的成长,只是机械的重复。
再说一点,现在进入忘我境界的次数很少很少了。就是做一件事情,做到忘记周围环境,只有自己和那件事情的状态。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次写生物作业,写着写着就忘我了,然后老师走过来和我说话,我竟然一点都没听到,然后老师拍了我下,我吓了一大跳,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了,当时班里爆笑,但是我内心有点震惊(因为当时才写了几分钟,没想到可以这么快进去状态)。我认为这个是专注的能力。现在心里杂念太多了,别说几分钟进入状态,我都已经很久没体会过这种忘我的感觉了。内心澄澈宁静,全身心投入,排除杂念。研究研究如何回到原来的感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