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英语从本质上讲是一门语言,从这一点上讲,和中文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每一个社会的自然人,从出生下来不需要专门的老师,就会学会讲话,与人交流,这是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为什么还要学习语言呢?
一是不学习语言只会说不会写。大家都知道,解放前,我国是文盲大国,知识分子占极少一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文化人”。“文化人”从小受私塾教育,也就是现在说的家教,有家底或有钱的人家才有这个资本。
而对于芸芸众生,贫困人家来说,上学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有社会感的人,总会办起私人教育,让社会大众受到平等教育,比如,孔子、程颢、朱熹之类。
回到前述,只要不是有生理的缺陷的人,每一个人都会说话,但不是每一人个都会写字。只会说不会写,在社会上就会处于劣势地位,比如,进不了上层社会,被人骗,不会算账,遭遇官司打不赢等等。
所以,可能都经历过,在以前收到来信的时候,总得请村人的文化人家,去求人家把信的内容读一读,所谓求人办事,哪有空手道理,文化人家尝到甜头,更要使自己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成为人上之人。
而贫困人家让孩子学习的愿望也更加迫切,只不过退而求其次,有钱上几天,没钱在家干活。
二是不学习语言改变阶层极为困难。可能会问,语言怎么跟阶层扯上关系了呢?我国的文盲高级别领导,这里不说具体的名字,大家都知道,他工作中当模范先进、靠自家的真本事进入国家高层,但社会治理不能只会说说,更要会制定政策文件,从更高层次上思考问题。所以,虽然其受到底层人民群众的喜爱,但不被治理层所认可。
不学习语言交流不成问题,但思考更层次问题就成为了一个问题。
中国的老祖宗常讲,鱼跃龙门,“一个得道、鸡犬升天”,这是一种社会的观照,所以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去升华认识,是一个普遍的真理。
大家注意观察,高中都毕不了业的人,普遍的是进了工厂,打工,有些是自己做买卖,有的也干起了大的生意,但是极少数的。而大学毕业的人,圈子自然不一样,所谓,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圈子。但我们在此不评论哪一个更好,只是单纯从阶层上来说的。
三是不学习语言无法提升自己。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认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从以上看出,不学习语言就无法尊重和自我实现。
文明越发展,科学水平就越高,所需要的能力也就越强。
年龄大的人用老年机,因为不会用智能机。现在的电视老年人也不会用了。为什么,因为电视也是智能电视,有机顶盒,有些还要自己装APP。
所以,不学习语言就无法融入这个社会,无法让自己的身心更加愉悦。
现在很多家长都让自家孩子出国留学,目的就是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学习英语,这是基础和前提。
也正应了前面我们所说的这些内容。
当然了,我们只以中文为例子,说一说为什么要学习语言,其实语言是相通的,英语也同样如此,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