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夜里,纷纷扰扰的一天落幕了。手机推送不再响起,突然回到平静的世界。即使是周末,手机的推送消息也是不断的冲入我的手机,在有意无意中进入我的眼帘,读,打开,忘记。
曾几何时,我也觉得自己能够处理海量的新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中独善其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当这两天看到了那些明显带有错误的新闻消息和假新闻的时候,我得到如下判断:
我无法正确处理所有新闻、资讯、和社交连接带来的影响。
原因如下:
1.重复信息多
当社会事件触发时,新闻客户端、视频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甚至地图客户端都给我发来了推送。而社交客户端也同样给我带来了类似的信息。排山倒海之势令人窒息。一些信息在部分资讯平台被反复翻新提起。时常能看到数年前的新闻,修改后再次出现。
2.资讯真实性低
结论对立的资讯常常出现,娱乐、社会新闻的泛娱乐化,假消息的快速传播,所谓匿名专家的解答,破腚百出的文字,都是我瞅一眼就翻白眼的动力。
3.错误新闻多
假如一个新闻平台的金融板块对政府机关和掌门人的对应关系都不能正确输出和复合,可见其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4.标题党和夸大事实
有谁没读过标题党的文章么?有多少带有数据的文章是经过严谨的考核的?细思极恐的结果,却让我们现如今不得不日日面对。
这样的现状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正好最近在看书,那就结合着各种书中知识和见解来解释吧。
1.假如把夸大其词的新闻和标题党看作是语言货币,那么如果更多的夸大和更抓眼球的信息将让“最高级”词汇超发,让表示中等和比较级的词汇贬值。
“历史最X”,“全球最X”等等修饰,让本来平淡的标题更吸引人,吸引了更多的点击率。然而被这样的样本训练出来的个体,对其他的“比较级”文字就不再提得起兴趣,犹如抗药性,难以消退。个体的抗性尚且如此,群体的抗性将会让改变社会的交流体系。更多的新词汇是真的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还是不得不产生的新的词汇,这不得而知。
2.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信息爆炸时代,算是信源爆炸的时代。而这些信源的可信度和可靠性,决定了它是信号还是噪音。求知欲是人类本性,对新信源的获取的同时满足了求知欲。然而,现如今噪音(无用信息)充斥着空间,信噪比下降,有限的信道承受着更多的压力,而解码器(大脑)也不得不更谨慎的选取信号。有效信息的传达往往伴随着更大量的无效信息,不仅浪费了信道资源,也加大了处理信息的压力。
3.从破窗理论出发,愈来愈多的假新闻没有及时清理和制止,对于消息源来说,降低了自己的新闻可信度;对于社会来说,大大增加了获取真实消息的成本。假消息源不能被及时治理,既得利益者获利所带来的“从众效应”和“投机心理”会不断的将更多的假消息源带入。
为了更轻松的获取知识和信息,是时候做出一些改变了。
1.将绝大部分的推送关掉。
2.选择更加严肃的媒体作为信息源。我觉得这是一些原纸质媒体依旧生存的很好的原因。报纸、电视、互联网,只是传播的媒介,文章的严肃性和可行性不会随着媒介的变迁而转移。更加严肃的媒体赖以生存的正是文章的质量。
3.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搜寻信息。把控信息源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提高信噪比,减少不必要的判断,减轻大脑的负担。
Less is more。释放自己的思考空间,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优质的信息,也是内化于心,外化于心的实践吧。
以普希金的诗结尾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