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路电电流
一)为什么计算最大短路电流?为什么计算最小短路电流?
目的:测试对于短路计算意义的理解
答案:计算最大短路计算用以校验配电元件(如断路器)分段能力;计算最小短路计算用于校验配电设备(如断路器)灵敏度和继电保护计算整定。
0.38kV系统一般不需要进行设备动、热稳定的校验,因为元件制造时已经考虑好了。10KV 以上电力设备需要根据最大短路电流校验设备动、热稳定。
常见设计误区:
1、根本不考虑短路校验。不一定都算,但心里一定要有这根弦。
2、只注意计算最大短路校验开关分断能力,忽视考虑最小短路校验保护灵敏度。
拓展:
1、什么是三相短路?什么是两项短路?什么是单相短路?
2、回路上为什么有时装3个互感器?有时装2个互感器?装1个互感器?各用在什么场合?
二)对于一般10/0.4KV变电系统,最大短路电流通常发生在那里?
目的:测试对于系统短路点的认识。
答案:系统中最大短路电流的发生位置(短路点)在变压器出口侧,可以等效近似认为低压母线侧。所以一般最大短路点取低压母线侧。
常见设计误区:
1 不知道各个短路点意义,不知道应该计算几个或哪个短路点的短路电流。
拓展:什么是最大运行方式?什么是最小运行方式?运行方式对于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的选取与配电元件校验有什么影响?
三)在一条母线上应该校验哪条回路的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目的:测试关于配电元件分断校验的问题
答案:低压母线上最小的断路器(假定断路器为同一系列)。同一条低压母线上的短路电流被认为是近似相等的,连接在上面的最小的断路器一般来讲分断能力最低。只要它满足了系统短路状态分断能力的要求,其他断路器就大致没有问题。
常见设计误区:
1、不校验断路器在短路状态的分断能力。
2、每个断路器都校验一遍。
拓展:当断路器分断能力不够时,举出3种解决方法。
四)什么情况下最大短路电流可以不算?
目的:测试对于关于短路计算的设计经验
答案:变压器容量比较小时,用于校验断路器分断能力的短路电流不大,基本没有问题,可不算。
麦克说:“如果采用熔断器的话,一般不计算;因为熔断器分短能力高,且分断时间很短,可不考虑热稳定校验”有道理
戏说:“你算过,没有问题,下次如果记得住就不要再算了。”
常见设计误区:不知道什么情况该算。
拓展:
记忆一些典型容量变压器短路电流及你自己常用断路器系列可以与之正常配合使用的框架值
五)不用计算能否得到一般变压器低压母线侧的短路电流?
目的:测试对于《配电设计手册》的熟练掌握程度。
答案:见《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章(表4-?忘了,请自自己查一下,或哪位大侠帮一把?)
常见设计误区:
1、不知有此表。
2、不知此表何用。
拓展:
将表中典型容量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值记忆一下,并与常用断路器的分断电流对照一下,想想看,得到什么结论
六)最小短路电流发生在那里?
目的:测试对于系统短路点的认识。
答案:系统中最小短路电流的发生位置(短路点)一般在最长线路末端(除非考虑过压降、启动条件而放大过线路截面),所以最小短路点取该处。
常见设计误区:
1、没有最小短路的概念。
2、不知道取哪点做最小短路点。3。不知道算他干什么用?
拓展:如果因为线路过长,线路阻抗过大,导致短路电流过心,断路器灵敏度校验不能通过,可以通过放大线路截面的方法改善断路器动作的灵敏度。
七)在一条母线上应该校验那条回路的断路器的灵敏度?
目的:测试对于最小短路电流校验断路器动作灵敏度的概念。
答案:一般注意校验线路较长的回路的灵敏度。
常见设计误区:
1、不知道应该校验断路器动作灵敏度。
2、不知道应该校验哪条回路。
拓展:灵敏度校验的关键是最小短路电流与断路器整定值的相对值,而非短路电流的绝对值。
参见九、
八)什么情况下最小短路电流可以不算?
目的:测试设计经验。
答案:较短的线路。
常见设计误区:滥用本设计原则,通通不算。
拓展:经过查资料或计算,记住几个典型临界状态的线路的截面与长度的对应关系。
九)对于等长线路是否越的细回路灵敏度校验越难通过?
目的:测试对于灵敏度校验的概念。
答案:两条等长线路,截面小的肯定短路电流小,但不一定灵敏度差,因为灵敏度校验的是最小短路电流与断路器整定值的相对值,而非短路电流的绝对值。
常见设计误区:以为越的细回路灵敏度校验越难通过。实际上,越细的线路对应的断路器整定值也越小,其相对值未必最小。
拓展:亲自计算两条等长、不等截面的线路在最小短路电流下的灵敏度。
十)某线路末端短路时,断路器的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如何解决?
目的:测试设计经验。
答案:加大线路截面,加装漏电保护器,更换变压器的接线组别。
常见设计误区:没有办法。
拓展:对于不能通过灵敏度校验的线路放大一级,再计算校验一次,比较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