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在哪里看到这句话了:快乐简单,能够快乐,真不简单。
小时候,每天晚饭前,爸妈都要一遍遍地喊我回家吃饭,可我和小伙伴们耍得正酣,根本就顾不上吃饭这回事。每次我都敷衍着:“马上就回去了!”然后这匹“马”就继续野跑,一直跑到天黑得看不着人,才大汗淋漓地回家吃饭。那种无所顾忌的快乐,至今还记忆犹新。
渐渐长大后,不能再肆无忌惮地出去疯跑了,快乐就变成了静态的样子。比如说偷着“看大书”。其实就是现在家长愿意让孩子读的课外书,那时却被称之为“大书”。为了实现有书看的快乐,我四处与人联络,想各种计策换书借书看,有时实在没有新书看,就拿出家里已经看过许多遍的旧书再重新翻看,依然看得津津有味的。
还有就是集糖纸和做剪贴簿。这两项,足以让我开心得忘了时间的存在。为了把一个夹页里的上下两张糖纸颜色、质地、花色搭配好,我不停地做调整,动一张可能就会动十几张,但这调整却特别上瘾,让我乐此不疲。为了拥有更多新糖纸,我甚至去火车站捡糖纸。每次听到火车轰隆隆驶过,我都在想,可能又会有新的糖纸出现啦。做剪贴簿也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剪贴簿是硬壳的大账本,看到好的风景图画和文字,先看文字再看图,觉得图比文重要,舍文保图;觉得文比图重要,好吧,留文去图,手起“剪”落,贴上压平。每次一页页翻看带着各种美文美图的美页,我的心里都是美美的。
再有就是摘抄啦。徐志摩的《青年曲》“泣与笑/恋与愿/与恩怨……”,抄;舒婷的《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抄;席幕容的《无言歌》“潮起潮落/一生也可以就这样慢慢度过”,抄;唐诗宋词,抄……一边抄,一边读,不知不觉就背下来了,上学放学路上就在心里默背,让这些小诗把自己的青春时光装点得诗情画意的。感谢摘抄,使我在晚报时古诗词免考,但那时就是追求这种快乐,如果那时是被家长逼着背的,估计现在早忘光啦。
长大后,这种简单的快乐越来越少了,由于时间的原因也不再摘抄了,只有读书的习惯保留了下来。
成人的世界里,我们更愿意花钱买快乐。比如说去旅游,比如说去买新衣服,再比如说去吃大餐看电影。这些快乐当然也不错,比如说我,除了花钱买以上快乐外,还花钱减重还买化妆品还会消费各种礼物呢,所以说我绝不排斥这种快乐。但是我依然追求简单的快乐。
成人何以拥有简单的快乐?
首先,要有比较强的感受心。蓝蓝的天,淡淡的云,绿绿的草,怒放的花……身边的风景时时在,你只要带上一双看得到美的眼睛可以了。早晨你一出门,就可以大口呼吸清新的空气,听枝头的鸟鸣,享受着拂面的清风,这时,你会不会感觉到快乐呢?你只要爱这样的时刻,你就会马上拥有快乐。
雨滴和落叶是我比较爱看的两种动态图景,站在窗前看着雨落下,或者看见树叶打着旋从枝头飘下来,这个时候,静态的我在静静感受着这动态的美。
如果这时你说,神经病吧,这有什么意思?或者奇怪地说,有什么可看的,能看出钱来呀?你就难以再拥有简单的快乐了,你的快乐必须用钱购买,当然,可能购买也达不到你心中快乐的标准。
其次,要能享受一个人的时刻。
有个朋友对我说,她不愿意一个人外出,总想找个人陪。我建议她一个人试试看,太依赖别人,自己的快乐会受限,享受不到很多乐趣。我比较享受一个人的时刻,这时,我可以慢慢地观花赏景,可以听课听音乐,可以读书写文章……每当我非常享受于一个人的时候,我儿子就会用撒娇的语气提醒我:“妈,你别忘了你可是一个有大儿子的人。”好吧,亲爱的儿子,请允许我偶尔享受下一个人的时刻,妈妈的心情好了,对你的爱也就更充足啦。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这种快乐,你可以终身享受,不怕担心失去。
再次,能把复杂快乐转换成简单的快乐。
是的,快乐还有很多,比如说享受与家人、朋友、亲人相处的快乐时光。但那不算是简单的快乐,应该算是“复杂的快乐”。就是说,这种快乐的等级很高,需要对方配合。一不留情,可能会让你从快乐的云端跌落,变成悲伤和痛苦,不信,请翻开爱情百科全书。当期待值变高,对方可能会不时折磨到你一颗等待陪伴和安慰的心。
你要有换化能力,把复杂的快乐简单待之。
原来单位做“情感实录”的同事曾这样评价我:“你好像活在童话中。”呵呵,这是在夸我吗?怎么感觉听了有那么点儿傻的意思呢。随着彼此了解的加深,她对我的评价又加了几句话:“你是活在童话中,但你好像什么都知道。”是的,我了解人性的卑劣是无底限的,也了解这个世界有时也是很丑陋的,但这又有什么呢,依然不妨碍我相信真情相信幸福相信美好啊,当然,我的相信不是盲目的。
一张白纸上有一个黑点,你会一眼看到这个黑点,但为什么要盯着不放呢,黑点之外的白纸不是更大的空间吗?
如果你想享受情感之乐,不妨多微笑倾听、多欣赏肯定、多包容鼓励吧!一句话,不要把快乐因子牢牢地系在别人身上,风险系数太大。
这份快乐,可不简单。能否化繁就简、去伪存真,就看你的本事啦。
你的快乐,就藏在你心里。它只能被短暂拿走,马上就会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