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范围
第一章:阅读的活力与范围(P3-P17)
学习过程
- 10月21日 第一次阅读原文,大约20分钟。这次阅读的过程断断续续,读一会儿玩一会儿,作者的文字很绕也很啰嗦,看一会儿就走神儿了,拿着笔勾勾画画强迫自己专心别走神,一遍读下来收获不是很大。
- 10月22日 第二次阅读原文,大概花45分钟。尽量将每个字每个词都读到,并且尝试代入自己的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思考,也记录了两三个问题。
- 10月22日 阅读永澄老师领读材料,大概花了45分钟。用小生老师话说永澄老师站在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将本章的内容重构,其中有一两点帮助自己看到了思考的盲区,但是对于整体的内容吸收的不是很好。
- 10月22日 听小生老师的领读,大概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当时看领读时间的时候被吓到了,从21:00点讲到了23:16,整整两个小时还多16分钟。在听的过程中,小生老师结合本书的英文原版以及自己的经历,发散了很多的内容,在小生老师的经历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点。
- 11月06日 第三次阅读原文,大概花了30分中。距离集中学习隔了好多天了,有点担心当时的体会和学到的东西全忘了,所以想通过阅读原文重温一下。这次的收获很大,读的过程中蹦出了一些新的的思考,关注到了之前遗漏的部分东西,之前讲的内容也很快回想起来。这种刻意训练的过程真的是很神奇。
几点收获
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想“理解”的先决条件呢?
“知识”是都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呢,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
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是充满疑惑的,想要理解一件事儿不就得多方掌握相关知识吗?有了更多的知识我们才会更好的理解这件事情呀,没有相关知识怎么去理解呢?当时脑子里蹦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读了几遍,才有点理解这么说的道理。
这句话是放在作者对新时代(1972年)新媒体(电视和收音机)对人们理解力影响的讨论中。太多的知识会让人更轻易的得到结论而不自己动脑思考;新媒体中传播的知识经过了更多的包装与设计,直接把观点灌输到观众听众的脑海中,根本用不上自己去思考去理解。这里的“理解”是大脑运作思考的过程。正如文中所讲: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
初读的时候没有代入到作者所在的年代,看到新媒体这几个字,就想到了现在新媒体,公众号、微博之类的。但其实道理是相通的。现在的各种资讯扑面而来,自己手机上订阅了几百个公众号,最初只有几十个的时候还能每天把更新的文章刷完。但是现在几百个,好多公众号的角标变成里三个红点,要不然就是99+,看着这些未读的信息心中充满了焦虑。实际上每天把文章刷完的时候感觉收获很多,却又讲不出学到了什么。
这里就联想到了永澄老师的六大元规范之一的本质导向。做事情要从本质入手,比如学习某个新的学科的东西,要从最核心的定义、包含的内容、结构入手,往往这些东西是比较难理解的,而好理解的东西往往是经过包装加工之后的细枝末节的东西。现在新媒体上流传的各种资讯大部分就是这些东西,易读易懂,读起来很轻松,却接触不到本质。所以,要警惕这些泛滥的资讯吃掉我们的理解力。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
- 这里的“学习”指的是理解更多的东西,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你已经知道的用一水平的资讯。
- 但是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资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最后一遍读到这里的时候,感触特别深。回想以往自己学习的经历,自己调用的记忆力更多一些,总是习惯去把老师说的每一句话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把课件整整齐齐的整理好,形成一份完美的课堂笔记,方便记忆。课程结束之后这些笔记就安安静静的放在某个文件夹里,时间一长就忘记了当时讲的什么东西了。整个过程没有大脑的深层运作,对于老师讲的内容认为都是对的,然后全盘接受,在大脑中暂时存放一段时间。没有去探究为什么会这样讲呢?对自己的生活或日常有哪些关联呢?跟其他的同类课程有什么差异呢?
所以真正的学习是需要调用大脑思考的。无论如何,重点不要止于吸收资讯而已。
什么是阅读的艺术?
- 要达到良好的阅读,这些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人越能运作这些活动,阅读的效果就越好。
- 而会产生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合成的阅读的艺术。
- 这比你之前的阅读方式要多了很多活动,而且不只是有更多的活动,还有要完成这些多元化活动所需要的技巧。
今天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作者多次提到“这些活动”,就很纳闷,到底是哪些活动?为啥不直接说出来呢?带这个疑问读到后边才豁然开朗。
思考只是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与想象力。一个人必须观察、记忆,在看不到的地方运用想象力。
上边这句话中所有的名词都是就是“这些活动”所指的活动,在阅读中需要思考、观察、记忆、想象。在《主动阅读》和《阅读的目标》这两个小节中多次出现了“技巧”一次,大部分是和“这些活动”出现在前后的句子中。这在后边《阅读就是学习》小节中也给出了答案,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训练有素的分析、 省思能力。把“活动”和“技巧”所指的具体内容弄清楚之后,书中的给出的关于阅读艺术的粗略定义就好明白了。
运用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训练有素的分析、省思能力和想象力,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观察、记忆、想象,玩味读物中的字句并得到启发,从而使头脑从一个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进而提升自我,这就是所谓的阅读艺术。
如何看待电视这件事?
小生老师在领读中讲到自己看娱乐节目的经历对自己的启发很大。看节目,小生老师有自己明确的目的,有选择性,在看得过程中会代入自己的思考和反思,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看《跟着贝尔去冒险》会关注某个明星的整个过程的变化,遇到节目中某些情节,会问如果是自己的话会怎么处理?看得过程中带着思考,把它当做一个材料,而不是看节目。
而自己看娱乐节目就是呵呵呵的看个热闹,仅仅停留在吸收资讯的层面。看电视剧的时候会被剧中的情节所吸引,想知道后边发生了什么,有时候会把自认为不重要的地方快进跳过去,而且会被情节牵引的停不下来,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看,直到看到结局是什么。
根据小生老师所提示的,以后在看电视、电影或者娱乐节目的时候要有选择性并带着思考去看,让自己的大脑发挥主动权,而不是被节目中的情节牵着走。另外可以花时间学习一些看电视或者电影的相关技巧,学会鉴赏好资源和坏资源,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学到不一样的知识。
反思参加本次活动的真正目的
小生老师的音频已经听了很久了,记不清具体内容了,不清楚为什么小生老师要在这一章节设置这个问题。先留着。
参加这次活动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刻意训练,吃透《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习掌握书中的阅读技巧并提升自己的理解力。
下一步行动
通过三次的领读训练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大脑的运作比最初的时候活跃了许多,有了记录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永澄老师的材料和小生老师的领读材料还有很大的依赖性。初读的时候不愿意投入很多的精力去琢磨和研究。大概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不会认真的去思考结构,就迫不及待的看永澄老师和小生老师的领读资料,心想反正老师的材料中会给出相关的解释和说明。如果不是要写博客,可能自己的思考和脑部运作就有限,又会陷入吸收资讯的误区。
正如文中所讲:老师可能用尽了方法来教学生,学生却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当他学习到了,知识就会在他的脑中生根发芽。
有老师的辅助材料当然是好事儿,可以帮助自己扩展思维,但是不能太依赖。所以打算在以后的刻意训练中,自己先认真读两遍原文,并作出对应的思维导图,对文章的结构和关键词进行自己的解读,然后再去看永澄老师和小生老师的领读资料。
阅读高峰攀登不易,请时刻牢记此行的目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