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你知多少?

1

近日收治了一位器官捐献者,一听这个称谓,立刻肃然起敬。很想知道这是怎么一个过程。

患者是40岁的男性,一个星期前坐摩托车,出了车祸,当时患者头部及右外耳道出血,神志还是清的,也还能对答。送至当地医院救治,期间逐渐出现意识不清,抢救并手术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家属表示愿意行器官捐献,就转到这里,准备行器官摘除。

我详细的问了器官捐献联络员。他告诉我,大部分捐赠的器官都是来自这些遭遇事故的患者。联络员得知所负责的下级医院,有这类患者,他们就会去劝说家属。以前这个工作是非常艰辛的,现在的人观念转变了很多。家属同意捐献,必须是三方面的直系亲属签字同意:父母、嫡亲的兄弟姐妹、子女。相关的医师共同证实患者可以达到器官捐献的指征,才可以进行器官摘除。

2 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被诊断脑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生命体征时,基于个人生前的意愿且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或者捐赠给医学院。

3 死亡

传统上判定一个人死亡的标准,就是永久性的心脏停跳、呼吸停止以及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在心跳、呼吸停止以后,身体其他部位的组织和器官,都将因得不到氧气与养分的供应而失去功能。

临床上的脑死亡,是指脑干死亡。人体脑组织是由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组成的,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它控制着自体呼吸、心跳、血压等重要功能。人体一些部位的细胞在受到伤害后可以通过再生来恢复功能,脑细胞则不同:一旦坏死就无法再生。所以,当一个人的脑干遭受无法复原的伤害时,脑干就会永久性完全丧失功能,以致呼吸、心跳停止。随后,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也会因为没有呼吸和心跳而逐渐丧失功能,最后就是真正的生理意义上的死亡。

由于医学技术的进步,当一个人发生脑死亡时,可以借助呼吸机和药物来维持他的呼吸、心跳和血压等生理功能长达两个星期。但一旦撤除这些辅助设施,他/她就无法进行呼吸,心跳也会随着停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疾病,除了脑细胞发生死亡之外,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依旧是健康。

只有脑死亡,才可以进行器官捐献。

4 法律与伦理

在国内,器官捐献的供需比约是1:30,甚至更多需要的人在等待合适的器官移植。

国内有一整套关于器官捐献的法律,但仍然是不完善的。

每个器官捐献手术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能给家属一点安慰的是,可以减免相关的医疗费用,国家也会有一定的补偿。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一个51岁的男性捐献者,是一个民工,工作的时候从三楼摔下来,特重型颅脑损伤,家属表示愿意捐出器官。送到重症监护室,维持呼吸和心跳,准备器官摘除。但是,医生发现他还有自主呼吸,是不可以行器官摘除的。救?还是不救?家属面对如此庞大的医疗费用,还有未知的愈后,怎么办?另一边,等待着器官移植的病人,又是怎么样面对一次次的失望?

(附:器官摘除前,已经多方面证实供者是不可逆的脑死亡。用机器和药物,维持呼吸和心跳,去到手术台,一切准备就绪,全体手术成员向患者鞠躬致敬,然后撤除管道和药物,两分钟后,开始手术,把捐献的器官摘除,立刻妥善保存(只能保存24小时,联络员要尽快送至受者手术)。医生重新缝合,再次致敬)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几天看了东方卫视的纪录片《人间世》,其中第四集记录的是器官捐献的真实故事。 脑肿瘤病人焦俞转院到上海华山医院后,...
    齐梁小生阅读 3,307评论 0 1
  • 1. 初见你时,是在夏日的晴天里,太阳依旧那么辣眼,蝉鸣依旧那么刺耳,你拿着着行李箱站在树荫底下,一身干净爽朗的休...
    月芙记阅读 541评论 6 8
  • 你是否对心理学感兴趣你是否想要探索自己的内心如果你确定自己有勇气面对内心的那个自己就请来吧 感受 “生气”看见这词...
    优雅的老太太36阅读 232评论 0 0
  • 前言 在《透彻理解Spring事务设计思想之手写实现》中,已经向大家揭示了Spring就是利用ThreadLoca...
    张丰哲阅读 34,525评论 23 90
  • 很庆幸自己能生活在是一个用指尖就可以获取信息、知识的时代,并且还好自己有通过微信加入了一些正能量,不断自我提升的群...
    Eva华阅读 1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