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妈妈是一个有智慧,有远见,勤劳,善良,孝顺长辈,心直口快的人。
妈妈的智慧和远见,在于她与其他的农村女性有不一样的眼界,不重男轻女,相反,从小,她就告诉我,女孩子一定要读书,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嫁人之后,在婆家才有底气,经济独立,人格才能独立。在她的教导下,我算不负所望,毕业之后,工作之余,将工资做好规划,一直热心于投资理财,如今,人到中年,算是小有收获,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妈妈年轻时,是抽纱厂没有编制的技术工人,她潮秀的技术,远近闻名,在她的引领下,我读一年级时就学会了秀花赚钱,补贴家用。同时,她也是一个养猪能手。在七八十年代贫穷的乡村,靠母亲勤劳的双手,和爸爸微博的工资 ,供养我们姐弟三人读书。非常感谢妈妈辛苦的付出,才有我们姐弟现在的平安喜乐。
外公四十多岁就因病去世,外婆没有技术,没有收入,母亲不仅要在生活上照顾三个子女,还要照顾公婆,外婆一家的重担也落在妈妈的肩膀上。记得我十四岁时,家里建房子,必须做饭给来帮忙建房子的亲戚吃,妈妈都会挑一些好菜让我带去给外婆吃(同村,隔着不远)。
外公去世,外婆又不是很能干,母亲的弟弟妹妹都还弱小,我的四姨比我大两岁,小姨比我还小两岁,生活的担子压得爸爸妈妈快喘不过气,但他们咬紧牙关,总算挺过来了,把弟弟妹妹拉扯成人,成家立业。但由于妈妈心直口快,可能有时候说话不够委婉,她的弟弟妹妹长大以后,却和她不是很亲近,未曾有过感激之心。妈妈虽然对弟弟妹妹付出了那么那么多,但她毫无怨言,也没有后悔过,认为帮助弟弟妹妹是天经地义的事。
妈妈已经七十四岁,和爸爸相敬如宾,她们是一对非常独立的老人,自己住,自己做饭,安逸于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的到访,有时反而会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陪伴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用在他们身上,好像不大合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饮食习惯,不喜欢被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