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解读)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五脏以气色荣于面上,表现出青色像死草是死症;表现出像枳实(橙子)的黄色是死症;表现出像炲者(煤炭)的黑色是死症;表现出像衃血(呈赤黑色的败血)的赤黑色是死症;表现出像枯骨的白色,是死症,这是从五种色泽来判断死症的。
“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面上的气色青得像翠鸟的羽毛是生色,红得像鸡冠是生色,黄得像蟹腹是生色,白得像猪脂(猪油)是生色;黑得像乌鸦羽毛是生色,这是从五种色泽来判定是否有生气的。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在面部心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如白绢裹着朱砂的颜色;肺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红;肝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绀(带有紫色的深蓝色)色的颜色;脾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栝楼实(九月成熟为黄色)的颜色;肾脏有生气的色泽,就像白绢裹着紫色的颜色,这些是五脏有生气的表现。
“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五色、五味与五脏相合:白配肺脏和辛味,赤配心脏和苦味,青色配肝脏和酸味,黄色配脾脏和甜味,黑色配肾脏和咸味。因此白色与皮相对应,赤色与脉相对应,青色与筋相对应,黄色与肉相对应,黑色与骨相对应。
今天学习了从面色辨识五脏荣枯。在这里多说一下,《黄帝内经》里的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是什么,天赋予人的是德,地赋予人的是气,天德地气交融搏结,使万物得以化生。所以化生生命的叫精;阴阳两精相互搏结,叫作神;随着神的往来活动而出现的,叫作魂;与精同时出入的,叫作魄;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叫作心;当心有所追忆时,叫作意;意的久存,叫作志;为实现志向而求变,叫作思;用思想来展望未来的变化,叫作虑;因思虑而能正确地处理事物的,叫作智。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