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原谅他77次》中,女主伊娃的妈妈劝她时,她对妈妈说:“我不愿意像你一样 只能躲在厨房里偷偷哭。”妈妈瞬间红了眼眶。
我想这位妈妈大概忍受过很多,因为我知道,她有一位脾气不是很好的丈夫,可能很爱她,但可能也没少让她伤心。但我也知道,在丈夫去世时,她哭的声嘶力竭:“他走了,我可怎么办啊?”其实不管他有多少的坏脾气,他都是她的依靠。
也许只有厨房才是女人的私有空间,她们在那里宣泄自己的情绪,哭诉自己的委屈,舔舐自己的伤口。
忙碌中,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伸出湿漉漉的手,或拉起系在腰上的围裙擦一擦,无奈越擦越难过,索性便不管它了。烟雾朦胧里,那婆娑泪眼也朦胧。
02.
妈妈和爸爸的感情没有那么好,但也没有看起来的那么不好,在我的印象里,妈妈是个喜欢哭但又很坚强的女人,妈妈哭的时候就不会躲在厨房,因为厨房是爸爸的天下,所以妈妈哭的时候就不是躲着偷偷哭的。
但姥姥是的。
姥爷去世很早,我已经有些记不清,在我有些模糊的记忆里,姥爷是一位严厉明事理又不啰嗦的老人,这个很可贵,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好多老人在慢慢老去的过程里会变得格外孩子气,唠唠叨叨,啰啰嗦嗦,自以为是,无理取闹……
我努力回想关于姥爷和我的事迹,印象深的只有一件,我小的时候拿着筷子吃饭,总是喜欢拿的很低。我们那里有传言说,小姑娘们拿筷子拿的低就嫁的近,拿的高才能嫁的远。他们说闺女嫁的近了不好,所以筷子拿的低就总会被人嘲笑,像我。
但我不是很懂,闺女嫁在家门口,不是就能陪着父母了吗?不知道姥爷懂不懂,我只知道他不喜欢被人笑话,所以每每看见我吃饭时筷子拿的低就狠狠地用他的筷子敲我的手,后来我用筷子就总能把筷子拿的高高的。
其实后来的后来,我问过很多人,他们都不知道这个说辞。
姥姥和姥爷的婚姻是包办的,以前那种双方没见过面就结婚的婚姻真的很难想象。据说当年姥姥和姥爷定下前,姥爷曾去过姥姥的村里,姥姥正在地里干活,姥爷从地边匆匆而过,两人对视,相互打量后,姥爷又匆匆而去,回去便同意了媒人的撮合。结婚的时候,姥姥才发现自己的丈夫似曾相识。
女人的潜意识里都想要一个依靠,姥爷便成了姥姥的依靠,两人相互磨合,从陌生到熟悉,从不自然到顺理成章,相互搀扶,相伴到老,看儿女成群,看子孙满堂,慢慢地习惯了有对方的日子。
03.
姥姥是一个比妈妈坚强的女人,姥爷去世,她最难过,我们都知道,但逝者已逝,日子依旧要过。有不在意的人,有在意的人,也有很在意而装作不在意的人。
姥姥在我们面前从来都不说难过,但每次忙的不可开交,无力支撑时,就会在厨房里面偷偷哭。做一顿饭,够把所有的委屈都流完。
姥姥那一代的女人都是传统的家庭主妇,呆惯了厨房,守惯了家,丈夫和孩子便是她们的全部。每天三餐,按时按点,洗洗衣服,扫扫屋子,踏踏实实地经营着自己的家。
她们对做饭有种使命感,所以厨房就是专门为她们设立的,那是属于她们的地方,她们可以把不能说或者不可说的秘密放里面,很少有人会知道,因为它也给她们创造了许多容易找到却又无关紧要的理由。
等失望攒够了,就会离开。
以前的女人大多不会离开,即使受伤,即使委屈自己,也会忍着继续过日子,但我想现在以及以后就会了。
所以既然选择了她就好好爱她,别让她难过,别让她委屈,别让她只能把眼泪流到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