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里,每隔一段距离便有一张石凳,长亭顶上攀爬着一些花藤,下雨的天气这里不能避雨,但在烈日炎炎的情况下,绝对是一个歇阴的好地方,一大爷骑着电动车,带着一小男孩,路过这里时,看准了这个绝佳的位置。
大爷把小男孩从车上抱下来,拿出一包玩具,小孙男孩就在一边玩,小男孩拿着羽毛球,一只小手轻轻往前面一丢,羽毛球落到了另一张石凳下,小男孩只是看了会儿,没有去理会,大爷坐在一边打着瞌睡,也没有注意到羽毛球。
小男孩又去包里拿,这回拿出来一个小篮球,那小篮球太小了,捧在手里时一不小心,小篮球也滚落到地上了,小男孩叫了一声,大爷惊醒了,走过去捡起小篮球,然后又坐下去。
我路过这里时,坐在旁边的一张石凳上,背对着小男孩,回过头看看小男孩,小男孩呆呆的看着我。我见石凳底下的羽毛球,忙捡了起来扔到小男孩跟前,
小男孩忙捡起羽毛球,拿在手里,大爷不再打瞌睡,站起来,从包里拿出另一玩具,一根皮鞭,一个陀螺,然后开始抽打着,陀螺慢慢的转着,将要停下时,继续抽打着,陀螺又转了起来。
小男孩太小,只是呆呆的看着,陀螺朝着小男孩跟前滚来,大爷怕打在小男孩身上,又收起了陀螺。
没想到会再次遇上这种游戏,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玩陀螺的场面,那时在上小学,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玩意,谁也没有去追究,知道那时小伙伴们个个都是天真无邪的,只要一有个好玩的游戏,一传十十传百,在村里便迅速传开了,接着什么游戏都学会了。
小伙伴们放学一回到家,就会迫不及待往家里跑,从玩具堆里拿出陀螺在家门口玩上一阵,在咱们乡下,陀螺是那个时候,小伙伴们最爱玩的游戏之一。
那个时候,小伙伴们动手能力很强,陀螺也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庄稼人家里都有一些柴草,柴草堆里,都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木头吧,用锯子锯一段木头,把木头的一头销尖,用小刀左雕右刻的,
家里都有自行车吧,自行车里都有一些小钢珠,别以为这些小钢珠不起眼,废弃的总有些吧,于是取来一颗小钢珠安装在木头尖尖上,又经过一顿精雕细琢的,陀螺就成了,还得制作一把皮鞭,用来抽打的。
陀螺便成了儿时的爱好,有时一个人在家里,要是闷了,拿出陀螺抽打一阵,有时会约上几个小伙伴,一起玩陀螺,把皮鞭紧紧的缠绕在陀螺上,放在地上,待一拉开慢慢的抽打,陀螺就转了起来。
要有节凑的抽打,陀螺才转得快,要是抽打快了,陀螺也扛不住,便会停下来,将要停下来时,继续抽打,陀螺又会继续转起来。
小伙伴们在一起比赛,看谁的陀螺转得最快,看谁的陀螺最先停下来。小伙伴们也是拼了,"啪啪"一鞭一鞭的抽打着,甲说:"瞧,我的转得快不快!"乙说:"你那算什么,看我的!"丙说:"不错,下次我要制作一个更好的陀螺出来!"
陀螺转个不停,要是不抽打,陀螺会停下来,要是抽用力过猛,也会停下来,要想不让它停下来,就要适当的抽打,有时觉得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需要别人正确的引导,我们的一生也会像陀螺一样转得更久,也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