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艺”与“文艺青年”有感

       终于,年前的工作忙完,收尾部分本可以慢慢地、一点一点的去完善,终于开始“当机”模式,以“过年”为借口,给自己放个假。

       由于其他同事后面两天要调休,我选择了今天调休,后面两天继续坚守。在家里全面做完大扫除后,闲下来坐在窗前,看着飞舞的雪花,居然一看就是好久。

      这样的天气,待在空调房里看雪、喝茶、烤饼干,无比惬意,却也让我想起多年以前一次关于“文艺青年”的思考,那是一场夏季的暴雨,我跑到门外(办公室在一楼)去看雨究竟下得有多大时,却听见后面有同事向其他人解释,“文青看雨去了”。

      我自认为自己还不算“文艺青年”,顶多算是还保持着一颗坚持学习的心,有持续关注各类畅销书、看看自己喜欢的书和电影、偶尔看看话剧音乐剧之类的,在专业知识和文艺技巧上尚不够火候,但当时,我有的只是反感,“你才是文艺青年 你们全家都是文艺青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艺”“文艺青年”等词语已经泛化,咖啡店里的各种器具、装饰很“文艺”,文具店的明信片、小饰品很“文艺”,在茶卡盐湖拍个照、到鼓浪屿上打个卡也能嚷嚷几句“这里好文艺,我好喜欢”,甚至在其他人话题聊到Claire Mcfall的小说《摆渡人》时,不合时宜的回答“那个电影我也看过,梁朝伟、金城武演的嘛,蛮好看的。”

      也正是因为“文艺”的范围越来越广,给自己贴上“文艺青年”标签、立“文艺青年”人设的人越来越多,真正的、资深的文艺青年们迫切地与这类群体做切割,选择剥离,抗拒这种标签化。

      最后,附赠一则“如何识别文艺青年和伪文艺青年”的小技巧:

       “如果你真的热爱文艺,你就是文艺青年。”

      “如果你只是想让别人觉得你文艺,你就是伪文艺青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要做一个文艺青年而不是伪文艺青年这是个大问题!不得不来场“真情告白”。要将自己那点屌丝做派逐渐转换为彻底的文艺青年...
    一起手机摄影阅读 8,719评论 37 261
  • 昨天打开很久未登陆过的社交账号,发现有朋友给自己添加了各类标签,其中“伪文艺”一签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翻看自己的曾...
    聂荣恒阅读 1,288评论 1 50
  • 作为一个伪文艺女青年,说实话,我看的书真不多,真不像别人从小就热爱读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时候是瞎看,有些书也...
    温小亦阅读 1,410评论 4 4
  • 广义的说:文艺青年是飞在半空中的人,伪文艺青年就是贴地飞行的人。 伪文艺青年,用数字形容是2。喜欢22点22...
    暮雨激潭阅读 291评论 3 1
  • 此文出自作家曾于里之手 伪文青的第一个特征是装文艺。在他们看来,热爱文学艺术是一种“装饰”,意味着他们是读书人,他...
    暮雨激潭阅读 1,13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