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长久同行的,是契合的三观

开始让人同行的,或许是一个相同的爱好,一句共情的话语,一次默契的合作…

但后来能让人长久相伴的,一定是契合的三观与相似的人品。

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描述过一段父母的关系:

“他们谈的话真多,过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有关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他们有时嘲笑,有时感慨,有时自我检讨,有时总结经验。两人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好像阅读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

这样的的谈话里,没有披星戴月奔向你的热烈,只有回归生活且从俗的平淡。

这些家长里短,字字不提爱,却句句都是爱。

谈话平实却凝成了最长情的告白:“人间有不足,但你在,就能弥补!”——钱钟书

撑起这一生中长河一般对话的,是相合的三观,长久温暖彼此的,是相似的人品,

邂逅一个与自己心性相似的人,形同遇到另一个自己

一个知己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我们天性中最优美的部分。”——张爱玲

内在如果契合,在待人处事上就会有相同的原则和底线,两个人的关系才会有良性的发展。


人们之所以在人际中跌跌撞撞,是因为彼此走错了片场。

电视剧《好事成双》里,黄佳怡对卫明极度失望,

是因为一开始,她就把臆想当成了现实。

她凭想象脑补卫明的样子,把对方打扮成她想要的模样。

她不顾父母反对,不听朋友劝诫,奔赴了一场注定走不远的婚姻。

直到卫明真实人品暴露,才知道他完全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

后悔没把妈妈的警示当回事:“卫明能抛妻弃子跟你在一起,

说不定今天卫明的老婆,就是明天的你。”

坎坷会带来苦涩的余味,但也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穿过风雨后的黄佳怡,告别了稚嫩的婚恋观,看人品和三观比外表更重要,如张爱玲说:

相貌和财富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人品、责任和担当,以及原生家庭刻在骨子里的三观和教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