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只保留动功的练习,每天固定时间完成,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虽说一开始也是手忙脚乱跟着做,记住动作又忘记呼吸节奏,大概做二十多天,发现自己的身体伸展灵活度有明显的进步,慢慢自己开始关注动作与呼吸的配合,发现只要是有念头飘起,动作就会乱,就会忘记下一步,更没有办法全神关注到每处关节,肌肉的着力和用力,没有关注到也就没有锻炼到位,气就很难有更深拓展,敷衍了事完成任务不是说没有用,有用但很难有进一步的提高。
对于这个发现,反观自己好像那只下山猴子,见一样想一样,捡一样又丢一样,最后两手空空。因此也开始接受自己和承认事实,贪心地把自己的时间排得满满,但事实上自己无论是记忆力,还是体力,都有点力不从心,如今慢下来后才开始觉察自己,
现在回头看所经历的每个阶段,意义各不相同,比如第一阶段,不求效果先练,就有点像竹篮打水,虽空也挣亮,身体虽暂时没什么改善,但不练习自己是不知道自己的筋骨已经老化生绣到什么程度,所以这也是一种收莸吧。
第二点有得有失,才能了解自己的真正所需。就像猴子下山,什么都好奇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也算是一种收获,第三点就是不用去沮丧自己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你的经历就是一种得到,一种宝贵的财富。就像画圆圈,你画半径就决定圆圈有多大,每一种探索都是为提高自己的认知边界,试错就是无限延伸和拓展的过程,没有什么可沮丧的,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这是一年轻的课文,现想来觉得特别有意思,小故意大道理,感觉今天才有点明它含义,比如我在上学那会对猴子捞月就只得出一个结论,猴子真笨,连倒影都不懂,现在发觉自己跟猴子差不多,五蕴幻像也一样分不清,常常活在自以为是中不自知,至少猴子还付出行动去捞一捞,因此l它获得了真知,但人有很多时候都是懒得费力,袖手旁观,嘲笑别人,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什么都懂。想到这惊觉自己是一年级都没毕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