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咱们今天去看电影怎么样?你想去吗?我兴奋地问小家伙。一早就热到35度的深圳,让我们不得不把活动范围局限在室内。
去,我现在就要看。宝贝急切地回答。
“宝贝,妈妈也和你一样,恨不得现在能立即就看,可是你看,” 我把手机递给他,“这里显示今天只有两场,你看看时间分别是几点?”
等他亲自确认了时间,明白第一场还有10分钟就要开始,从换衣服到出门,肯定不能准时到达,而且太晚进去会影响别的观众,所以就满怀期待地继续去玩他的车车。
最后,我们买了中午12:50的《巧虎大飞船历险记》,11点半我备好了午餐,12点一到就招呼小家伙吃饭。平时是12:30左右吃饭,今天提早了半个小时,所以定是因为不饿,叫了一遍小家伙没什么反应,过了一会,才有些无奈地回答:妈妈,我不饿,不想吃。
仔仔,咱们买的电影是12:50开始,意味着最晚12:30我们就得出发,不然可能会迟到,错过很多精彩。现在你还有30分钟的午餐时间,如果想准时和巧虎赴约,你可以怎么做呢?
那咱们比赛看谁先到厨房!他立马像充了电的玩偶,蹭一下站了起来,胡乱穿上拖鞋,哒哒哒就奔向厨房。
狼吞虎咽地结束了午餐,我们准时到达了影院。
许是端午假期的缘故,整个小厅座无虚席,角落也坐满了人。刚一落座,小家伙就兴奋地左右张望。但是最让他着迷的是播放电影的投影仪窗口,射出的那道光线,在黑漆漆的影院,仿佛许多细小微尘舞蹈的幕布,生动鲜活地展示在他的眼前。
妈妈,那是什么?
是放电影用的投影仪,……。
接下来的1小时20分钟,身旁小朋友们伴随剧情不时地哄笑或互动,让他很快沉浸其中。
小家伙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端坐在椅子上,看到电影精彩处不禁鼓掌叫好,需要互动的地方,看我没啥反应,还急急地催促道,妈妈你也快拍手啊。
老母亲原本就是一个泪点很低的人,看动画片经常会哭,现在有了小家伙,无论绘本还是电影,更是轻易就被感动到不行。
这部电影主要针对目前不少二胎家庭面临的问题,老大因为老二的到来,感到关爱减少,失落之余因为和小伙伴们的探险,看到了其他类似情况的小朋友和自己妈妈的相处,通过别人妈妈的讲述,从而陷入反思,顿悟妈妈依旧爱着自己,但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妈妈,而是属于整个家的事实,从而更好的理解妈妈,明白了妈妈对自己的爱。探险中穿插着小伙伴间互帮互助,齐力合作,战胜困难的有趣情节。
影罢,老母亲继续沉浸影片难以自拔,小家伙反倒冷静很多,貌似影片对他的触动不是很大。
我有点好奇地问,仔仔,电影里哪个画面你觉得印象最深刻,最好看呢?
莉莉妈妈和巧虎的说话。
哦,那你最喜欢的人是谁呢?
我的妈妈,但我喜欢好妈妈,不爱坏妈妈。后半句话让我的心,咯噔一下。
哦,仔仔讨厌坏妈妈,为什么?
因为她有时都不跟我玩。
这个年纪的孩子他的概念里发脾气时的妈妈、没有顺遂他心意的妈妈就是坏妈妈,他深刻地明白这样的两个形象是同一个人,只是要看好或坏哪方更占优势。
不过,因为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在孩子的概念里,父母终归是值得他去爱的好爸爸、好妈妈。
无论是一个还是多子女家庭,父母和孩子间的连接永远是最重要的课题。一旦这份连接被切断,心的窗口也就此封闭了。其中,最为受伤的,会是那颗需要用一生时间来疗愈的小小心灵。
爱他,就多去抱抱他吧。